蒙爸蒙妈谈自闭症ABA训练感统训练的局限性

标签:
催化感觉统合自闭症孤独症 |
分类: 自闭症 |
自闭症的圈子里,每个人都知道ABA,绝大部分机构都在使用ABA,所有的医生都建议ABA康复,所有的自闭症家庭也带着孩子或长或短进行过有关康复训练。
自闭症家长被告知:在所有孤独症儿童干预的心理和教育方法中,应用行为分析(ABA)可以说是影响最广泛的,也是被科学研究关注、探讨最多的。它并不是一种神秘的方法,更不是要有很高文化和很深理论水平才能理解和掌握的方法。ABA是最平民化、最浅显易懂的孤独症干预方法,它的基本理念和原理都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当中提取、精炼而来的。
当今在自闭症领域ABA训练,是各个机构培训点当仁不让的首选,近年更有融资4000万的大米和小米,提出要建立统一的规范的标准的ABA体系。
莎士比亚说的,"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都知道自闭症是没有相同的,全世界找不出两个症状一致自闭症。这就决定了自闭症的康复更多是因人而异,因此蒙爸蒙妈认为ABA训练 感统训练并不适合绝对的标准化。
另外当今感觉统合运动训练在自闭症机构逐渐流行。
感觉统合出现障碍时,会产生知觉、语言、认知障碍、情绪及行为控制不良等问题,也就是无法正常与外界事物反应。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意味着儿童的大脑对身体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组合的能力,这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人的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从而推迟人的社会化进程。现代化都市家庭中,自闭症患儿都具有感统失调的状况。
ABA与感统的缺陷,只注重外部的强力灌输而没有对心识神识神魂的激活,继而对ABA感统训练能效的催化。导致ABA 感统训练能效极低,特别对于中度重度自闭症患儿效果更是微乎其微。
再继续谈一谈ABA
ABA的实质是根据条件反射原理形成的训练干预方式,条件反射训练是用在什么地方呢?是用在训练动物,训练出听指令的动物,当然这些动物并不理解指令,它们只是根据条件反射来达到指令的要求。比如马戏团动物,,再如马戏团小狗做算数,3+2等于几?小狗就汪汪汪汪汪叫五声。这不是小狗会数学加减而是条件反射训练的结果,自闭症的ABA实际就是这种训练法。
ABA训练有个东西叫强化物比如孩子爱吃的糖果,孩子“答”对了就给个强化物。这样构建出条件反射。比如孩子叫妈妈,发出妈妈音了就给强化物。那么孩子只反射出发妈妈的音就有糖吃。很多家长第一次听到孩子发音妈妈,喜极而泣。但后来回过味了,孩子叫妈妈不是叫她,而是要吃强化物。
那么这样发出的妈妈的音又有什么用呢?没有灵魂,没有灵性。情感淡漠。
ABA与感统训练如果没有神识的催化,效应是十分局限的,对于低功能自闭症,中重度自闭症,没有催化介入的训练更多的收获是无奈。因此才有很多家长认为训练无用。
为什么?
如果我们不问为什么,不去思考本源,不去另辟道路,回报你的更多的是失望继而放弃
思路决定出路,选择大于努力
选择催化的介入,就是新辟的方向。
催化的介入是获得更多更好改善的蹊径。
从中医思想,看自闭症的本源
当今ABA训练与感统训练的缺陷
认同我们催化理念的 可加微信
www.mb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