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孝”字了得
标签:
老爸老妈母亲节五粮液依赖思想父母之命情感 |
分类: 情感故事 |
http://photocdn.sohu.com/20110506/Img306896945.jpg
本周末是母亲节。不用刻意关注,各媒体报刊,甚至满大街借着母亲节大肆宣传的商家,早已经向普天下儿女们昭示:节日来临,要对生咱养咱的母亲大人尽尽孝了——关键是要购买礼物相送。
道理无可厚非。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只要是孝子类型的,比如咱,就算不是母亲节,平日里只要得了空闲,总不会空了手回家惦记惦记。做父母的,也高兴儿女们常回家看看,其实很多时候,也就是看看而已——老爸老妈绝不会张口向子女要这要那的,纵然有,也是无关痛痒的小消费,说上天也就是想出趟远门旅旅游,完成早年没有完成的心愿罢了。只要子女条件允许,这些要求都不算奢侈。而亲情就是靠着这不间断的感情联络而得以浓郁深厚。
然,人分三六九等。关于”孝“字,却是包含很多关联之外的含义,尤其家族中兄弟姐妹中众多的,常会出现各样争议。子女中有的情况好些,发了财,总喜欢显摆。而显摆最合理最易留下名声的,便是花大把的钞票在父母、亲家母面前尽孝,而情况不好的,父母往往就会袒护包容,甚至把一部分子女尽的“孝”贴补在他们身上,以为这样更显示出长辈的仁慈和宽容。懂感恩的,会自当发奋;而混蛋类型的,从此便养成了好逸恶劳,屡屡伸手的坏习惯。不单单这,严重的还会嫉妒,致使反目成仇。此类结果,我想现实中一定不是少数。
笔者网络遇到一位下海成功人士。生意兴隆时,贴补岳父母家几十上百万,上好的五粮液就几十瓶送给老丈人,却被小舅子用了搞社会关系。其实,岳父母都是退休教师,俩人工资一年也有六七万之多,维持基本小康不成问题,问题是小舅子眼瞅着姐夫能赚大钱,嫉妒,便整日不思上进,撺掇老爸老妈屡屡向姐姐家伸手,尤其是染了赌博恶习后,简直成了填不完的窟窿。姐姐又是个大孝子,唯父母之命是从。今年,该男遭遇生意不顺,赔了几十万,加之老母亲旧病复发,心情不爽,夫妻间便有了隔膜。
我想说的是,作为子女,“孝”字到底该怎样尽,才能皆大欢喜?如上面这位,本来老人家基本生活不用操心,没必要你用大把的钞票去显示你的“孝心”,结果却纵容了妻弟的不作为和依赖思想,那就是适得其反了。今天的我们,是否该想想,父母需要的,也许仅仅是一个电话的关爱,一个暖意的拥抱,孙儿绕膝的天伦,常回家看看罢了——而这些,忙碌的我们,是否想到过给予?
如何尽孝,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聪明的我们,你准备好了吗?你把握得好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