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学生跳楼事件所引发的思考
标签:
少儿日本心理健康生命教育积极的人生态度 |
分类: 杂谈 |
http://www.hinews.cn/pic/0/11/14/51/11145173_705168.jpg
2011年3月2日我市重点高中二中发生一起学生跳楼自杀事件,据说该学生因上课看课外书与任课教师发生冲突引起,从学校三楼跳下,头落地,身体多处骨折,肺破裂,头部摔坏,被送往省城医院,十几天过去了依旧昏迷不醒,医生断言即使抢救过来,几乎也成植物人。震惊之余,联想起2009年4月14日我市另一高中女生跳楼身亡事件,不能不引发深思。
作为一个母亲,一名教师,我此时心情沉重,孩子呀,你这负气的轻轻一跳,你可曾想到你的父母可是肝肠寸断!生命何其宝贵!何其脆弱!无论是什么原因,我们都该珍爱自己,为了自己,也为了爱我们的人。身体发肤授之父母,爸妈辛苦养育你们十几载,花费了多少精力和鲜血,又寄托了多少希望和温情!还未报答这深海似的恩情,怎么能轻易放弃生命?生命只有一次,生命也不是开玩笑,无论何时,都要珍惜呀!
我不想承认,二中是我的母校,曾以厚德载物、师资优良、学风淳朴著称,名列全市重点中学之首,多少莘莘学子曾以就读该校为荣。今天发生这样的事件,让我痛心,为之惋惜,这也是我市教育界的耻辱。这几日我在教学中也在反思,我们的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老师、社会、家庭、学校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又该扮演什么样合格角色?鉴于此,结合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我做了分析和解读,列出以下观点供朋友们探讨和交流。
一、中学生自杀的原因
分析研究中学生自杀现象,既要分析学生的个人因素,还要将其放在他所生活的社会现实环境(学校生活、学业压力、社会经济文化背景、道德标准、价值观念以及家庭生活、家长教育方式等)中来考察。
(一)个人因素
1、
2、
3、
二)外界因素
1、
2、
有的中学生家庭环境较复杂,或某些家庭事件使得亲子关系不良,或亲人的突然死亡带来强烈刺激。由于其阅历浅,对问题的分析认识能力低,方法少,易陷入束手无策境地,倍感孤独无助,苦涩、迷茫,便轻率地选择了不归之路。
3、
有较多的中学生在成长中,其父母、包括一些老师,并不注重他们的心理健康,不仅没有引导他们形成很好的心理素质,甚至根本不愿意承认学生会有心理问题,长期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关爱;学校的教育过程中,虽然近些年有所改善,但毕竟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仍是空白,造成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援助的尴尬局面。
| 针对中学生的自杀原因,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对策。 (一)落实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敬重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生命教育的具体目标与内容涉及学生成长的整个历程:生存与自我保护能力,健康的生活习惯,两性问题,尊重、爱护其他生命,对生与死意义的探讨等等。生命教育的实质也就在于使学生能够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提升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1、 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让学生明白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个极其偶然的存在,我们要珍惜它、热爱它。让人的一生具有价值,具有意义,让有限的生命闪烁出绚丽的光芒。人生道路上要经历无数风雨、坎坷,这是谁都避免不了的,但是,只要我们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自己的目标,积极地去努力,去奋斗,去拼搏,就会发现活在世上是一种幸福。 2、 帮助学生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现代医学、心理学证明:道德高尚的人经常满腔热忱地帮助人,人们会投桃报李,给以热情地回报。这种良性的反馈,必然使人产生欣慰,受到鼓舞,使人愉快,获得欢乐,从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促进身心健康。我们应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讲究道德修养,勤于付出,乐善好施,见义勇为,多做好事,这样可以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获得欢乐,有益于身心健康。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名利观 处于人生关键的转折期的中学生,要想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要想健康地成长,就必须学会正确地对待名利。如果一味地追名逐利,整天处心积虑,挖空心思,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必然会产生消极的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甚至会造成悲剧。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一方面争先进,创一流。另一方面,不计较功名得失,相信付出终有回报,淡于名利,知足常乐。有了这样的名利观,他们就不会因自己的条件不如别人而自卑,也不会因个人的得失而斤斤计较,心理平衡了,身心自然也就健康了。 4、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习惯 读书学习能使人掌握知识,提高素质,懂得人生的真谛,使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人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挫折,正确地对待名利,正确地对待人生和前途,始终斗志昂扬,乐观向上。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中学生存在厌学情绪,他们把读书学习视为一种负担、一种压力,对学习没有热情,不感兴趣。他们反感、厌恶、甚至憎恨学习。这种强烈的厌学情绪使有些中学生自暴自弃,破罐破摔,悲观厌世,道德伦丧,甚至产生反社会的攻击行为。因此,我们必须解决学生的厌学问题,努力培养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向健康的轨道上发展。 |
(二)转变教育理念
1、老师
老师要相信学生,而且要做到相信每一个学生,爱每一个学生。老师不要去充当学生的绝对权威,而要做学生的良师和益友,特别是有这样那样缺点的学生。老师要本着个个成才的教育理念。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2、社会
社会要尽快走出“英才教育”的误区,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的目的应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合格社会公民,不是高分低能的,为此,学校、家长、社会评价学生的陈旧观念都必须改变,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3、家庭
家庭不要对学生的家庭教育过于功利,过于严厉。家长不仅要给学生减课业负担,还要减心理负担。让学生在一个民主、和谐而又不失规范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不要过于专制,也不要过于放任。
4、学校
学校要适应当前独生子女学生的群体缺陷和社会环境不良因素影响大的新形势,及时转变一些旧的教学观念。应该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仅局限在文化成绩上,注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注意给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但愿学生跳楼事件不再重演。
【后记:编撰此文,正遇日本大地震,默哀之余,我只想对无数莘莘学子说一句:孩子,请珍爱你的生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