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九沟十八巷,好多名字你肯定都不晓得
(2018-11-27 10:34:18)| 分类: 民风民俗 |
合江九沟十八巷,好多名字你肯定都不晓得
合江旧城区之九沟(从南到北)
1. 虾子沟:城南利城名都大厦北侧地段。因系赤水河河汊,沟内常有小虾而名。已不存。
2.
仁家沟:今南门桥山排老城墙内仁家沟。因地处南门内,与门外船帮棚户多有往来,船帮称门内居民多“仁义”之家,故名。有残存。
3. 副营沟:现商业街汇通超市南侧地段。以早年曾设军营得名。已不存。
4. 龙井沟:现商业街中段云露阁北侧地段。早时沟内有一水井称“龙井”,故名。已不存。
5. 张家沟:今县工商局驻地的张家沟。以多住张姓得名。已改建。
6. 竽荷沟:现张家沟临商业街南面地段。因沟边多野生竽荷而名。已不存。
7. 水井沟:现华联超市购物商场所在地段。以沟内有水井得名。已不存。
8.大流水沟:今新华路中段的流水沟。早为大溪沟,填沟建街名大流水沟。已改建。
9.小流水沟:大流水沟上段南侧的小巷。早为小溪沟,填沟建街名小流水沟。有残存。
合江旧城之十八巷
从南到北记述——
1.文昌巷:现南门桥南端山排地段。以境内有文昌庙得名。已不存。
2.衙背巷:建国后称“解放巷”,现商业街中段盐马古道文化墙地段。因位于县衙(今县公安局驻地)背面而名。已不存。
3.李家巷:现县政协驻地北侧。以多住李姓得名。有残存。
4.乌衣巷:现北门口西面老城墙边。因巷道连着城墙,在城墙上巡守的军士都穿黑衣,故名。有残存。
5.猪市巷:现北门口下滨江路北面地段。曾为生猪交易市场。已不存。
6.蒲家巷:现稻谷仓接商业街南面地段。以多住蒲姓得名。已不存。
7.分司巷:现建设路与新华路交叉的十字路口北侧山排地段。以此巷曾设分司衙门得名。已不存。
8.道府巷:讹称豆腐巷,现建设路十字路口下滨江路地段。为旧时知府、道台上岸到县衙、出衙到江边的大街巷。已改建。
9.大寺巷:今大寺巷。以境内有大庙得名。已改建。
10.一人巷:亦名无常巷,现“汇通超市流水沟店”对面河排地段。因巷道窄小而名。已不存。
11.等一巷:原县粮食局对面河排地段(今无鲜明的参看物)。传说有一人到此买米,忘了带银,叫卖主“等一哈儿”(等一下),取银来付,买主去而不返,故名。已不存。
12.丁家巷:原城区粮站对面河排地段(今无鲜明的参看物)。以多住丁姓得名。已改建。
13.广驿巷:讹称管驿巷、管音巷,原城区粮站对面河排,现“双仙酒楼”南侧下滨江路巷道地段。因早年系大驿馆而名。已改建。
14.张爷巷:现义源街接新华路十字口北面山排地段。以巷内有张飞庙得名。已不存。
15.北坛巷:现北坛街地段。因位于城北,巷内曾设经坛而名。已改建。
16.枣林巷:现江畔明珠大厦南侧地段。因早时有溪沟,沟边有枣林而名。已改建。
17.皂桷巷:现江畔明珠大厦西面街道山排地段。以巷内有皂桷树得名。已改建。
18.盐仓巷:今盐仓巷。因江边为盐码头,巷内有盐仓,且多盐帮旅宿,故名。已改建。
而今的合江县城已是高楼林立,你还记得那座装满记忆的旧城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