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文言词解析7.若

标签:
语文学习文言文文言词解 |
分类: 语文教学 |
9、若
注意:“若”字和“如”字在词义上都有相通之处。
“比得上”,“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像”,“彼与彼年相若也”《师说》;
“假使”,“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
“你”、“你们”、“你们的”,“若入前为寿”《鸿门宴》,“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用作形容词词尾,同“然”,当“……的样子”讲,“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氓》。
(一)动词,像,好像。
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及”、“比得上”,《战国策·齐策》:“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作代词。
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
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定】
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
怎么样。
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
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车后若干递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