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用文言词解析5.安、乃

(2022-04-17 07:55:07)
标签:

语文学习

文言文

文言词解

分类: 语文教学
常用文言词解析5.安、乃

常用文言词解析5.安、乃

6、安 n

    1、形容词

      1)安适。安坐而食(《进学解》)

      2)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安全。谢庄遂安(《冯婉贞》)

    2、动词

      1)安定,使安定。安边之长策也(《方腊起义》)

      2)安抚。在知人,在安民(《尚书》)

      3)奉养,使动:使安。老者安之(《论语》)

      4)养生。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5)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失街亭》)

    3、代词,表疑问。哪里,怎么。沛公安在(《鸿门宴》)

    附词:安泊(停留歇脚)、安堵(相安、安居)

 7、乃  ni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例释: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例释: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无乃】

表猜测,译为“恐怕……”。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

译为“这样”。

例释: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