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淀乡十八公
淀乡十八公 新浪个人认证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23908积分
  • 博客访问:6,656
  • 关注人气:475
  • 获赠金笔:797
  • 赠出金笔:779
  • 荣誉徽章:点亮荣誉勋章兑换图片博主服务兑换私密博文兑换金笔
正文 字体大小: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2020-02-23 15:23:10)
标签:

教学设计

说课稿

高中语文

分类: 语文教学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沁园春 长沙》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沁园春 长沙》,我将从教材,学情,目标,教法、学法,过程几个方面来谈我的教学设计思路。

一、 教材分析

《沁园春 长沙》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是步入高中的语文第一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品析诗歌的意象与情感。

旧体诗词的欣赏是高中生必备的阅读能力。本文又是本单元的重点示范文,与后面三首现代诗相互参照。总结初中诗歌欣赏技能,提升诗词赏鉴技巧,以为后面课文作出示范。学习作者的胸襟气魄、报国志向与奋斗精神。故本课很是重要。

二、学情分析

    刚升入高中,学习积极性很高,求知欲很强。但师生之间了解沟通不够,教师须通过本课教学,了解学生学习水平,尤其是诗词鉴赏能力。并进一步提高之。

所以,此课也算是一堂摸底课。

三、教学目标

    本课计划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诗歌上段。根据教材要求、学段、学情特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几个概念:物象、意象、物境、意境;

2、三品读诗法:找物象,组画面,明主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上段研读探究;2、朗诵入境,体景悟情;3、三品读诗法;

4、翻译描述、概括的表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欣赏自然美,2、表达对自然美的感悟,3、思考自然,感悟人生。

三个维度,整合为语文核心素养,就是诗歌的鉴赏能力以及其中的人文积淀。而诗歌鉴赏正是高中一年级语文教学的第一个学习任务群。此课开篇。

教学重点是:1、三品读诗,2、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是:1、翻译,2、特征的概括,3、情感的品味。

四、教法与学法

也就是教学策略与设计。

1、师生朗诵,体景悟情;2、指导点拨学生探究性阅读,分析写景;

3、读写结合,当堂练习;4、以三品读诗为本课总纲。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

    复习初中《沁园春 雪》,学生齐声背诵《雪》,那表现的是中年诗人,,是他人生的巅峰。那么,青少年又是怎样呢?课件图片出示:中年、青年作者照片。引出本课。

(导语不要拖拉。作者、诗体等初中已经学过,重点突出两首《沁园春》的时间不同,中年与青年,激发学生兴趣,并有利于学生对词牌体式的思考,为引导学生写词做铺垫。)

环节二:诵读

    老师范读《长沙》,学生跟读,再齐读。

    (老师有感情朗诵,让学生跟读,之后学生模仿齐读一遍,加强感性认知,烘托教学气氛。学生第一次朗诵不作要求,只是模仿老师即可。)

环节三:明确目标

    板书课题《沁园春 长沙》以及教学目标——三品读诗,课件同步。告诉学生:我要交给你们一个读诗的办法——三品读诗法。

    (课堂必须明确目标,并以板书、课件突出强化,让学生知道课堂重点,以利学生学习与反思。)

环节四:一品物象,找物象

    名词是物象,引导学生找名词,抄写列举。课件同步

    (一品:给学生解释一下物象的意思,指导他们去找名词。多问几个学生,找全些。)

环节五:二品画面,组画面

  1、众多物象是如何组织起来的?组织成怎样的图画?

    找动词、形容词。学生动起来,抄配在相关名词旁边。课件同步。

    动词体现物象关系,时间、地点、观察点、视线移动。

    形容词体现物象特征。

2、练翻译

  学生说写结合,又说又写,选几个学生示范展示。

3、练概括

  模版造句:本诗描绘了一幅XXXXXXXXXXXX图。

  让学生依此句式概括诗歌景物及特征。

4、小结

  物象组合形成物境。物境融合情意形成意境。

  物象融合情意形成意象。意象组合形成意境。课件图示。

(物象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这是二品的核心。也是本课的重点难点。一是视角,二是翻译,三是特征,四是概括。一项一项地来,多让几个学生展示。)

(视角注意观察点橘子洲头,时间寒秋,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非生物到植物到动物,由静到动。)

(翻译不必直译,散文化描述,多让几个学生做,形成文字。翻译练习是学生要常抓不懈的、必须练出来的本事。这是难点,重点。)

(特征概括是又一个难点,指导学生分析动词形容词,概括,可以给学生一些常用的特征性词语,两字四字的,如寒冷、灿烂、生机勃勃、万象峥嵘等。指导学生用模版概括,多找几个学生展示。一幅多彩多姿、秋光绚烂、万象峥嵘、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模版概括也是要求学生必需掌握的,练熟了再灵活修改模式。)

环节六:三品情理,明主旨

    景物特征烘托出气氛,气氛是人对景物的感受,体现出情意,而情意的综合表明诗歌主旨。

    上段结尾,一问抒情。什么感情?

    模版概括主旨,本诗通过描绘出一幅XXXXXXXXXXXX图,表达了XXXX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由特征联想到氛围,再由氛围气氛联系到情感。也要给学生一些常用的词语。至此,景物分析基本结束了)

(三品读诗是我总结的读诗法,集中体现于环节四五六,是本课的中心主体。师生互动,以学生活动为主,说写结合。)

环节七:总结诵读

  1、课文总结

  2、方法总结:三品读诗法。

  3、师生齐读

(让学生总结本课。最后学生再次朗诵上段,这回要求体现情感、气势氛围。)

环节八:作业

    课件出示:

    1、有感情朗诵,背诵;2、改写练习;3、预习下段。

 

    突出学法训练,培育语文核心素养,以学生的听说读写练习蕴含思维练习、联想与想象练习、口头与书面表达练习,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的因子,陶塑爱国报国、雄飞奋发的人生追求。这是我设计这一课的总原则。

    谢谢大家! 

2019811

阅读(400) 收藏(0)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幻灯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