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读艾青1.当黎明穿上了白衣(艾青)

(2019-01-11 20:05:00)
标签:

现代诗歌

新诗赏析

艾青

分类: 现代文学
品读艾青1

品读艾青1.当黎明穿上了白衣(艾青)
1、当黎明穿上了白衣(艾青)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绿的草原,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

 

19321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

 


赏析

    艾青,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1910327日,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畈田蒋村一个地主家庭,父亲蒋景鋆(18891940),母亲楼仙筹(18901941)。

艾青一至四岁寄养在本村贫苦农妇大叶荷(即大堰河)家,五岁开始上私塾、小学,喜欢绘画和手工艺。19259月,15岁的艾青考入金华省立第七中学,毕业后于19289月考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院长看到他的画,说:“你在这里学不到什么,到外国去吧!”

1929年春,19岁的艾青赴法国巴黎学习西洋绘画,绘画之余,阅读了大量的西方文学名著,开始诗歌创作。1932128日,日本侵略上海的一二八事变爆发,这一天,艾青登上了从马赛回国的邮轮,一个月零四天后到上海,不久即加入上海的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此诗就写于他从巴黎去马赛准备回国的途中。

  艾青是学美术出身,对光,对色彩,对构图层次自是相当敏感,有深切的领悟。

    紫蓝、青灰、草绿,由深到浅,从暗到亮,三种色彩错综交织在一起;林子、山坡、草原,从高到低,一层又一层;立体的色彩视光照的明暗而有规律地变幻。“绿的草原”分行反复,好像是作者在欣悦地欢呼:一块草原,又一块------而这一切都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晨光无处不在,鲜亮而有穿透力。

层次感、立体感极强的色彩却成了背景。烟,乳液似的烟,才是主角。更毋宁说,光,晨光才是主角。“新鲜”,既是烟的品质,又是人的体验。新的一天开始了,那样的鲜亮,光明普照大地。“乳液似的”,有一种质感,稠稠的,凝态化,固态化;有些厚度,浓浓的,纯纯的,白白的。是不是还散发着一点儿馨香与甜味儿?一个“流”字,强化质感的同时,就由静转动了。动静结合,真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早晨!

所以,作者的情感喷薄而出,直抒胸臆:“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拟人手法,洋溢着喜悦与赞叹,是否还有些面对圣洁的敬意呢?“新鲜”再次亮相,成为诗眼。

结尾是一个特写。深夜光芒闪耀的灯光,这时却变成了“微黄”,整个画面又点染上一颗颗的微黄,色彩更加丰富了。不管它怎样“颤栗”,“微黄”岂能与晨光争辉!这一对比衬托,新旧交替,万象更新,大光明到来了。

二十二岁的诗人,走在从巴黎去马赛的路上,走在黎明的路上,走向光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