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动物的防御行为

(2014-10-06 16:06:23)
标签:

佛学

分类: 生物知识普及

动物的防御行为

动物采取各种方式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叫防御行为。

防御行为有很多方式。如:

①保护色:动物身体的颜色与其栖息环境相似,以此避敌求生。这种在体色上对环境的适应叫保护色。如水母、海蜇等漂浮生物躯体近于全透明,是对水体的良好适应。

②警戒色:一些能释放毒液或恶臭的动物,其体表多具醒目的色泽或斑纹。其意义在于警示或吓退其捕食者,所以称这种体色为警戒色。

③拟态:某些动物的形体或色泽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这种状态叫拟态。如竹节虫的体形酷似竹枝。

④假死:是一种以装死方式来逃生的保护性适应。如金龟子遇敌害后会装死,从植株上滚落地上,伺机逃脱,从那些喜欢吃活食的捕食者口中逃生。

⑤逃逸:某些动物遇敌害时,会采取一定方式迷惑捕食者,趁机逃走,这样的保护性适应方式叫逃逸。如蜥蜴会断尾来逃生;乌贼喷出墨团趁机逃逸;黄鼬能以臭气退敌等。

⑥其他方式:如牛遇敌害时,成年的个体会围成一圈,头朝外,把幼体保护在中央,用角御敌;乌鸦会聚众乱叫以卸敌;食肉目动物多以提上唇、露犬齿,并发出鸣叫来驱敌。

    动物的防御行为保护了个体的生存,保证了种族的延续,是动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动物的防御行为又不是总能起到保护自己作用的,饥饿的食虫鸟不再挑剔假死的金龟子,杜鹃口腔上皮细胞有特殊保护能力,不怕毛虫的毒毛。这说明了适应具有相对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