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几种导致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

(2012-12-24 10:43:18)
标签:

教育

分类: 生物教学

几种导致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

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陈卫东

   1)遗传漂变:在小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可因偶然的机会,而不是由于选择,而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遗传漂变。如漂变的结果,2个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如Aa中的A)可因偶然的事故而失去,结果这一小种群就只有一对基因中的纯合子(aa)了。如果这留下的基因是不好的,对这一种群就不利了。对各种濒危动物的隐忧就是个体少,基因库变得贫乏了。如果基因不断地消失,小种群的濒危动物就有灭绝的可能。

2)建立者效应:这是遗传漂变的另一种形式,它说明小种群可以造成特殊的基因频率。假如一个种群中的几个或几十个个体迁移到另一地区而定居下来,它们与原来的种群隔离开了,它们自行繁殖后代。显然,它们的基因频率与原来大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一定相同,很可能有很多等位基因没有带出来。分出来的小种群可以造成与原来种群不同的基因频率,而原来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必然发生了改变。

   3)瓶颈效应:许多生物,特别是动物,在不同生活季节中,数量会有很大的差异:春季繁殖,夏季数量增加到最多,到了冬季,由于寒冷,缺少食物等种种原因而大量死亡。第二年春季,又由残存的少量个体繁殖增多。因此形成一个如瓶颈样的模式,这一瓶颈部分即为冬季数量减少的时期。假如残存的少数个体中,含有某一基因的个体多,下一世代繁殖后,这一基因的频率也相应增多,反之则相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