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动 物 的 变 态 发 育

(2012-04-11 09:51:24)
标签:

教育

分类: 生物教学

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223600 陈卫东

    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两个连续的阶段——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其中的胚胎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形成,经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直到发育成幼体(从卵中孵化出来或从母体中产出)的过程;而胚后发育是指幼体成熟后从卵膜内孵化出来或从母体内生出来后,发育到成体的过程。

    卵生动物(如鱼、蛙、鸟等)胚发育过程是在母体外进行的,卵细胞中贮存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供胚发育之需。胎生动物(主要是指哺乳类动物)胚发育是在母体内进行的,发育过程中由母体提供养料。卵生动物由于胚发育过程是在外界环境中进行,受外界环境影响比较大,胚胎发育成功率较低,所以产卵率较高,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胎生动物的胚胎发育是在母体内进行的,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小,胚胎发育成功率较高。

    胚后发育有两种情况,一是幼体和成体差别不大,主要区别在于发育的成熟度的不同,生活习性,生态需求都基本一致。如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胚后发育过程。而另外一种则不同,幼体与成体形态结构差别很大,生活习性和生态需求也有很大的差别,而且这种差别的改变又是集中在短期内完成的。如无尾两栖类的胚后发育过程,常见的代表动物有:青蛙、蟾蜍等。胚后发育的后一种情况有称之为变态发育。几乎所有的昆虫的胚后发育都属于变态发育。

昆虫的变态发育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完全变态,另外一种是不完全变态。

1.完全变态:

概念

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这种变态称为完全变态

主要特征

完全变态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虫体自孵化后,幼虫成虫不仅形态不同,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也不一致,从幼虫到成虫要经过一个期(这在不完全变态中没有的)。在蛹期体内进行剧烈的组织器官的改造过程,蛹期过后,成虫破蛹而出

主要生物

绝大多数昆虫是这种变态类型,如各种甲虫类和

典型生物发育过程

蚊:受精卵→幼虫(孑孓)→蛹→成虫(

蚕:受精卵→幼虫(蚕)→蛹→成虫(蚕蛾)

蝇:受精卵→幼虫(蝇蛆)→蛹→成虫(

2.不完全变态:

概念

成虫幼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未发育,翅未充分长成,生活史经过受精卵、幼虫(若虫或稚虫)和成虫三个阶段,而没有蛹期,这种变态称为不完全变态

主要特征

根据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方面差异的程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渐变态、半变态等类型。渐变态的幼体(若虫)与成虫的形态和生活方式相似,明显区别是,成虫有翅和外生殖器,如蝗虫、螳螂等;半变态的幼体(稚虫)和成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不同,幼体水生,成虫陆生,如蜻蜓(幼体称水虿)

主要生物

蝗虫蜻蜓蟋蟀蝼蛄

典型生物发育过程

蜻蜓:受精卵→幼虫(水虿)→成虫(蜻蜓

蝗虫:受精卵→幼虫(蝗蝻)→成虫(蝗虫

    蟾蜍,蝾螈,娃娃鱼等两栖类动物的胚后发育虽然没有蛹期,但是其幼体之间的差别非常大,而且生活环境明显不同,其个体发育过程一般为:受精卵→幼体(蝌蚪,通常用鳃呼吸,有尾,无四肢,生活在水中)→成虫(青蛙、蟾蜍、蝾螈、大鲵等,通常用肺呼吸,有的有尾,有的没有,有四肢,生活在陆地或水中)。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能说是变态发育,不能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还是不完全变态只能适用于昆虫类。

    无论是昆虫还是两栖类,其变态均受到激素的调节和控制。如昆虫产生的保幼激素、蜕皮激素等,两栖类的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