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崂山太平宫(转自石刻迷)

(2020-02-04 04:31:17)





崂山太平宫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太平宫初名太平兴国院,又称上苑。系宋太祖为华盖真人刘若拙敕建道场,金明昌年间(公元1190~1195年)重修。当时的正殿名三清殿,配殿为三官殿和真武殿,坐落在崂山东部上苑山北麓、仰口湾畔。 

      据说,在崂山现存的寺观中,太平宫是有史料可考的最古的道观。据明朝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和清朝顺治十年(1653年)重修太平宫的碑文记载,太平宫是宋太祖赵匡胤(960年—976年)为华盖真人刘若拙建立的道场,因落成于太平 兴国年间,故初名太平兴 国院,后改名为太平宫。与此同时,又兴建或重建了太清宫和上清宫,作为它的别院。

      刘若拙生于五代后唐同光二年(924年),他自四川来崂山建一茅庵,名驱虎庵,潜心修行。赵匡胤称 帝后,即召见了他,封为华盖真人,为崂山著名道士之一。宋淳化二年(992年),刘若拙逝于即墨,葬在城郊玄真宫,其墓至今犹存。

 

     题刻“海上宫殿”,刻于太平宫迎门之石照壁正面,传为清代书法家华世奎所书。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题记“太平宫记”,文为:“上苑太平山之名,传始自汉代,五代唐纪同光二年甲申,道士刘若拙自蜀来崂潜修道玄。宋建隆元年庚申,太祖赵匡胤闻拙为前朝刘知远之后,诏京入觐,谈玄称旨,太祖大悦,敕封华盖真人,留京布教,后经准奏奉敕回崂。时太祖殁,宋太宗改元太平 兴国,敕建太平 兴国院,即今太平宫。金泰和戊辰,演道主教长春真人邱处机莅此,赋诗廿首,镌于宫北之白龙洞。明万历年间,太监边永清、杨绍慎替皇妃来宫出家,重修殿宇。金、元、明、清屡经修葺。名人硕士多履于此,题词刻石遗迹犹可扪视。一九七九年,市人民政府拨款重修,乃复旧观,谨撰此文以记之。胶东邓山撰,高密蔡省庐书。”字镌于太平宫迎壁之背面,刻石面积4平方米,正楷,字径5厘米,邓山即董海山,1982年2月刻。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碑刻“太平晓钟”,在太平宫东院钟亭旁,原碑已毁,只留石赑屃。1982年就地采碑石重新立之,碑的阳面刻此4字,字径40厘米。青岛市王梦凡书。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阴面诗刻一首,曰:“闻说仙方蛇化龙,昔人曾此得相逢。丹砂也是痴人梦,好听太平半夜钟。”清代进士韩梦周所作,韩梦周是潍县人,幼时家贫好学,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曾微服夜出,偶过茅屋闻其读书声,赞许之余,便经常用自己的薪俸资助他,后来,韩梦周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考中进士,任安徽来安县知县。

隶书,字径10厘米,青岛市曹和薂书。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太平宫门前的把门石上刻有“清净无为”,道家思想的体现。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狮子峰”诗,为清代山东巡 抚 崔应阶所作,文为:“枕上初闻晓寺钟,起来月色尚溶溶。拿舟未探鲛人室,拄杖即登狮子峰。碧浪已浮沧海日,白云犹锁万山松。耽游千里谁言老,选胜搜奇兴颇浓”。诗镌于太平宫后石崮上,共为4行,56字,字径约6.7厘米。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诗刻“臧克家诗”,诗为:“黄金足赤从来少,白壁无瑕自古稀。魔道分明浓划线,是非不许半毫移。臧克家辛酉初夏”。1981年,著名诗人臧克家应邀为崂山题诗,该诗刻在太平宫东门外,石面高2米。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诗刻“太平宫”,诗为:“最爱松长在,犹忆月华西。人间百事好,翘首太平时。”1982年镌于眠龙石右上方,字径15厘米。王集钦诗,青岛市杨慕唐书。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诗刻“太平宫即事二首”,诗镌于眠龙石正中,为牛佥事献陈海波道人之作,明代正德十年(1515年)刻于此处,为崂山宫观中较古的刻石遗迹,风雨剥蚀,字迹漫漶,1982年重予修饰,字径5厘米。

诗作者为海防佥事牛鸣世,明正德年间奉敕巡 察海道,途经崂山,留诗给太平宫的陈海波道人。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诗刻“眠龙石诗”,明代山东提学邹善诗。

“大”字读为哆,马鬃为东海一小岛名,登狮子峰可望见。该诗镌于眠龙石左下方,字径20厘米。青岛市王蕴华书。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题刻“疑是 幻境”,刻于近宫门华盖松前路南巨石阳面,字径20厘米,落款为丁丑冬孙文彬题,丁丑为公元1937年,孙文彬为当时的即墨县长。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诗刻“上苑诗”,诗为明代即墨文人杨泽所作。该诗与“疑是幻境”同石,面北,共9行,每行5字,字径20厘米,行草字体。青岛市杜颂琴书,1981年10月刻。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题刻“上苑仙境”,出犹龙洞西行,豁然开朗,字刻于空旷处巨石上,字径80厘米。青岛市王蕴华书。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绵羊石,均位于太平宫侧后方。绵羊石由几块天然巨石叠成,经亿万年风化剥蚀,仿佛是人工雕琢的一只绵羊,跪伏在山坡上,在特定的角度和光线条件下看去,不但外形酷似,而且口眼皆备,在崂山的象形石中,以此为最。

题刻“绵羊石”,字径80厘米。青岛市杨慕唐书。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题刻“华盖迎宾”,”辛酉唘雲“,刻于上苑诗刻稍西之巨石上,路旁有古松二棵,状如华盖,俗称双松迎客,因太平宫为华盖真人刘若拙道场,故易今名。草书,自右向左横排,字径40厘米。原山东省 副 省 长高启云书。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摩崖“道德经”。经文镌于犹龙洞左之摩崖上,据元代赵孟兆页书帖投影放大而刻,字径40厘米,刻12行,每行字数不等。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题刻“顾炎武崂山歌”,文为:“云是老子曾過此,后有济北黄石公”。明顾炎武语,黄石公张良之师。摘自顾炎武长诗《劳山歌》,镌于犹龙洞洞额,草书,4行,字径30~40厘米不等。1981年书法家沈 鹏书。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题刻“鳌老龙苍”,在犹龙洞石阶顶端之崖石上,凸刻双勾,字径50厘米。青岛市蔡省庐书。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题刻“犹龙洞”,刻于犹龙洞口,明代山东提学邹善游崂至此,应即墨知县杨方升所请而书,字径约30厘米,颇遒劲。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题刻“别有洞天”,镌于自犹龙洞向西必经之洞额上,隶书,字径50厘米。青岛市曹和薂书。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题刻“混元石”,混元石为犹龙洞顶之巨石,刻有“混元石”三字及星座图像,年代及书者不详,字径30厘米。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星 罡 刻石,混元石为犹龙洞之顶,有石阶可登,刻有南极、北斗星座于其上。此为古刻石,年代及作者不详。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道法自然"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题刻“龙涎”,太平宫中有井,在眠龙石下,水质甘冽,选石立井旁,字镌其上,字径30厘米。原山东省文物局局长鲁特书,1982年2月刻。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崂山太平宫石刻(私密重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