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的石壁上,是今人刻下的雄健的“道”字,与山林松木相映成辉。
石碑原是一副圣旨,大明万历二十七年敕谕山东五峰山三官宝殿住持及道众人等。
御制。
“洞真观建仙亭桥记”,大明嘉靖十六年立。碑体细长,颇为纤细。
碑首为双龙戏珠。
台基再次抬高,是为三清殿。三清殿始建于隋代,毁于宋代,现仅存基址。
青砖墁地,石础尚在。
三清殿基址。
再往后就是玉皇殿,面阔三间,单檐硬山,前有廊道。
殿前一侧有卧龙池。
池中有四座龟趺,东西相对。其中各有一座龟背上石碑尚在,西为“五峰山重修洞真观记”碑。
东面另一座石碑为“崔真人画像赞碑”,正面刻有儒、道、佛并存的画像,
背面刻有元代杜仁杰、元好问、刘祁等人的题辞。
此即著名的元定宗二年(1247)《真静崔先生画像赞》碑。崔先生,名道演,字玄甫,号真静,金代,是位亦儒亦道看破红尘归隐山林的文人,原在蒙古哲里木东境“金山昊天观”,金贞年间,南下寓居五峰山,与当时士人相交密切,颇有名气,金兴定五年(1221)卒。碑身是沈士元单线条刻画的崔道演盘膝坐像,画像上端勒有金元诗人元好问、刘祁、杜仁杰的像赞诗各一首,字体分别为籀、篆、隶。
正面碑额镌“真静崔先生画像赞”八字,篆书。
真静崔先生传,为杜仁杰撰,高翮书丹。
玉皇殿。
前檐用八角石柱,莲花柱础。
覆莲柱础古朴苍劲。![[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双层覆莲柱础。
侧面有龙王殿。
这是金代大定二年,朝廷发的度牒,勅赐万寿之院。
相当于今日的营业执照,也是当年政府敛财的一种手段,一直被公正的时间留存到今天。
清顺治七年《重修五峰山李公碑记》载:“及观历代碑篆,有汉武帝封禅记焉,有李斯之小篆存焉。”由此可知,五峰山在泰汉时期就有所开发,而且已经有了相当的知名度。
玉漱泉。
沿山路继续向上攀登,玉皇殿渐行渐远。
玉皇殿东的山腰上,立一座方亭,亭内有泉。亭名为“清泠亭”,
泉为“清泠泉”,清泠泉在2004年被评为济南新72名泉之一。
亭南石柱镌刻清代黄易隶书楹联:“露滴仙人掌,云流玉女盆”。
北柱镌清人英和行书楹联:“到此息尘虑,对之清客心”。
清泠亭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方形攒尖瓦顶。
梁上托梁,转换45度托柱,柱上再托梁。
清泠亭宝刹。
清泠亭内,水自石雕龙口泄出,注方形小池。![[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银杏王。
此为1998年突然折断的“千年银杏王”之西南侧枝,形似虬龙。
继续上行,为九莲圣母殿山门。
九莲圣母殿,供奉九莲圣母、碧霞元君、玄妙真君三位女神。
九莲圣母本是东海观音菩萨化身,明万历皇帝幼年身患顽疾,无人能医,
其母将他带到五峰山,九莲圣母显灵救了他。万历当上皇帝之后,在五峰山专修庙堂供奉。
鲁班祠全景,前有照壁。
鲁班祠。
祠堂前有嘉庆元年的“公输子庙碑记”。
碧霄殿,内祀五峰山奶奶。这和碧霞殿专祀泰山奶奶异曲同工。
由此向上,经真武殿、隆寿宫石坊、天阶、三百六十五神殿、三元殿,直达峰顶。
真武殿,內祀真武大帝。真武大帝是道教执掌北方天界的重要天神。![[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真武殿。![[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真武殿山墙,有“晋香备醮碑记”碑,泰昌元年。泰昌是明光宗朱光洛的年号,朱光洛在位时间在明朝为最短,仅五个月就驾崩,因此泰昌元年的石碑也颇为难得一见。
保国隆寿宫石坊,四柱三门三重檐。大明万历二十七年,明神宗委派全真道士周玄真向五峰山颁发《道藏》全经480函,并敕封五峰道观为“保国隆寿宫”,该坊亦为同时期所敕建。中间门楼二横梁之间有雕龙图案,基座抱鼓石上有花纹装饰,其他立柱横梁均为素装,整个牌坊端庄古朴。
抱鼓石下塑一朵大荷叶,精致典雅。
抱鼓石。![[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抱鼓石侧面。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定盘枋侧面阴刻篆字:保国隆寿宫。枋下浅浮雕“二龙戏珠”。![[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明间屋檐瓦垄清晰,正脊两端是吻兽。![[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次间浮雕瑞兽。![[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次间脊饰。![[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屋檐下用斗栱,刻漩涡纹。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朝阳洞是宋泰和年间全真道士邱志原创建,是栖真洞、隐仙洞和崇玄洞的总称。![[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三座石洞依山而建,为砖石拱形结构,洞洞相连,深邃悠远。![[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栖真洞。![[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栖真洞,落款为万历乙卯仲春之吉。
供奉“太上老君” 。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隐仙洞。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崇玄洞。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三洞内部联通。![[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石坊向上,就是陡峻的石阶。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大道“无为”。![[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青帝宫是五峰山道观中规模最大、最豪华的建筑群,始建于元代,是祭祀青帝之所。青帝是道教尊奉的五天帝之一,居东方,主掌春天。![[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山门中间为栱券,门楣嵌横匾。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青帝宫山门两侧有八字壁墙,琉璃饰面,底部须弥座,壁心饰琉璃花卉。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八字影壁。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壁心雕莲花图案。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山门用一跳斗栱。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门前石鼓下用荷叶墩。![[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山门里供奉青龙、白虎二神,作为护卫,以壮威仪。
传说,清顺治皇帝1662年出家,曾在这里居住过,后来才到五台山,还曾留下了一段康熙寻父的故事。江南才子黄易、英和就康熙寻父之事在青帝宫特留下了“青帝宫中情帝在,情缘虽了青未了”的墨宝。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山门后有灵官殿,供奉王灵官、土地神、山神。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文昌殿。面阔三间,前为通廊。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药王殿。神农尝草炼妙药,药王试身传真方。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财神殿。![[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三元殿山门。![[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门枕石上浮雕莲花。![[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进入山门,拾阶而上,正面是三元殿。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三元殿始建于元代,内祀三官大帝。门前几通优雅端庄的石碑,述说着悠久的历史。![[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石碑基座。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进贡五峰山三元圣帝神袍供器等碑记,立在三官殿前。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进贡五峰山三元圣帝神袍供器等碑记。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五峰山三元圣前进香碑记。![[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天官赐福、水官解厄、地官赦罪。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古碑林立,象征着这里曾经的繁华盛况。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精美的碑首。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沿着石阶,还可继续向山顶攀登。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五峰山属于泰山支脉,主峰海拔395米,只因有五个横空出世的秀丽山峰,即:迎仙峰、望仙峰、会仙峰、志仙峰、群仙峰而得名。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就是在山下看到的万绿丛中一点红的“道”字。走到近旁,才知道它是那样的庞大体量,几乎占据了一座山头。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山头之上,建一座六角攒尖亭。亭者,停也。当你走在平川,可能对亭子无感。亭子在山上,是最勾人的存在。当爬山精疲力尽、气喘吁吁的时候,看到山间蓦然显出一座亭子可以歇息,心情如见故人,如沐春风。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 [转载]【济南】五峰山——青未了](//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五峰山奇松怪柏也为数不少,龙柏是其中之一。
五峰山顶五峰并峙,完全可以开发出幽境供游人体会。可惜目前的山顶连道路都难觅,让人无法尽兴,有虎头蛇尾之叹。冀望有日,有识之士勠力开拓,将山间诸多人文和自然景物联缀成片,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