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风光(1308)卫辉比干庙(转自千钧一发)

卫辉比干庙

景区总图,自南向北为:牌坊、神道、比干公塑像、影壁、山门、二门、木坊、碑廊、拜殿、大殿、石坊和墓碑。
比干立像。
神道两侧为望柱、石兽。
影壁之后,是山门。
落叶归根图。
国保碑放在山门前,上面用半繁半简的汉字书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比干庙,1996年11月20日立。
文财神比干像。
二道山门。
二门门楣上题有:“谏臣极则”四字。
二道山门内是碑廊。有北魏孝文帝的《皇帝吊殷比干墓文》,相传为南北朝书法家崔浩书,为魏碑精品之上品。清乾隆御书的《过殷太师墓有感》为端正的楷书,笔韵严整雍容,华丽端庄,有帝王之风。碑廊左侧第四通石碑,为清朝刘希龙所写的行书“三代孤忠”四个大字,气势磅礴,端庄得体。碑中精品还有唐太宗的《封殷太师比干诏》、《祭殷太师比干文》,元朝刘敏中的《赦修比干墓碑》等。都是举世名碑。
周武王封比干墓铜盘铭。
唐太宗祭殷太师比干文。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商少师碑。徽宗使用这个年号仅一年,故建中靖国元年的石碑存世应该不多。
重修殷太师比干庙记。
清刘希龙所书“三代孤忠”。
殷太师庙木枋。
木枋抱鼓石。
木枋背面。
主殿全景,主殿由拜殿和大殿形成勾连搭,殿前御碑亭,两侧配殿。
配殿为妈祖殿。妈祖姓林,是比干之后,故入祀比干庙。
拜殿卷棚顶。
正殿正立面。明嘉靖重修。
拜殿和大殿屋檐紧邻,但依旧有细许缝隙,透出光线。
大殿后是整个园区的重心,比干墓所在。首先是日月丹心坊,明嘉靖年间修建。上写6个大字“殷太师比干墓”,顶脊上有醒目的“飞云日月捧心”的石雕。楹联虽已风化剥蚀,仍可辨读:“孤忠心不死,故社柏犹存”。
穿过丹心坊,是一座飞檐凌翘的墓碑亭。亭内竖立一块心形残碑,上刻“殷比干莫”,落款“宣圣真笔”,为乾隆皇帝所书。
这是孔子剑刻碑。相传孔子周游列国时,来到比干庙,他非常崇敬比干,拔出佩剑以大地为土,有意省略“墓”字下的“土”字,寓意比干是大地的儿子。
比干墓上,青草凄凄。
墓侧护石刻字:殷太师比干墓。
-
〖河南卫辉〗比干庙(国保)
阿笨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