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65)贵州省务川县大坪镇龙潭村

标签:
杂谈 |
龙潭民族文化村
龙潭仡佬族文化村,是全国仡佬族文化保存较好的村寨,位于乌江主要支流洪渡河畔,建寨已有700多年。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环境优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仡佬族占全村总人口的99%以上,为申姓仡佬族世居地。据专家考证,这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仡佬古寨”,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
仡佬族是世界上最早攻取丹砂冶炼技术的民族,龙潭村寨仡佬族的祖先们早在商王太戌时期就开始了丹砂的冶炼。
龙潭村先分前寨、中寨、后寨、茶地四个自然组,据史籍记载,仡佬族的先民“濮人”,早在殷周时期,就在这块土地开荒辟草,男子以烧炼丹砂为业,妇女则从事农耕和纺织,繁衍生息,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仡佬族文化。素有“黔北历史看务川、务川历史看大坪,仡佬族历史看龙潭”之说。村寨三面环山,一面临潭,寨内石板铺路,石巷幽深、自然古朴、景色迷人。古寨建筑保存十分完好,房屋建筑大多为木构建和木装修,木质的门、窗上都有雕饰各异的吉祥图案,手法多采用镂空雕刻,其构图精美,想象奇特,雕工细腻。在龙潭村仡佬族民居的木质门窗上,遍饰造型各异的吉祥图案,诸如福寿禧、耕读渔樵、二龙抢宝、双凤朝阳、野鹿含芝、喜鹊闹梅、吉祥牡丹、麒麟望日、岁寒三友、连年有余等等。众多图案,雕刻动物,或者植物,取其谐音,以为吉利。特别有趣的是,许多吉祥图案,采用组合手法,造成特殊效果。如单看似游鱼,组合为蝙蝠;单看似南瓜,组合成莲花;单看似两只桃,组合为两尾鱼,等等。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建筑年代在清咸同至民国年间。
http://www.xjlxw.com/d/file/xn/gzly/mfms/1b45e8dd8bc2a58bea5cfc289e56d8e1.jpg
申佑故居
龙潭古寨
野渡无香
http://www.gog.com.cn/pic/0/10/84/90/10849079_949403.jpg
http://www.gog.com.cn/pic/0/10/84/90/10849078_777236.jpg
古寨人家
寨内民居大多为传统木构建,建成年代在明清-民国年间,以三合头、石院墙、石寨墙、大朝门、小朝门、镂空雕刻、瓦堆屋脊为主要建筑特色,充分体现了仡佬族传统农耕文化的生活智慧和美好向往,院落多由石院墙、院门、房屋建筑构成,布局合理、紧凑。门窗饰以龙、凤、麒麟、桃、石榴、花草、万字格等吉祥图案,其构图精美,想象奇特,雕工细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所遗“猫眼”,匠心独具,兼具装饰和实用的功能,充分体现了仡佬族人高度的创造性。
寨内申祐祠,演绎了仡佬人“忠孝义”的人生追求,体现了仡佬人对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承和弘扬;茶驿站,丹砂古道的历史遗留,见证了仡佬族人开放的情怀和先进的商品经济意识;九天水榭,聚合了仡佬人六和天地、自然和谐的人生哲学;九天逥廊,彰显了仡佬人对文化、历史的敬畏。
龙潭村民族民间文化多姿多彩,主要有“神秘古朴、祈福纳祥”的傩戏、“黔北民间杂技奇葩”的高台舞狮、“古音流韵、演奏独特”的吹打、“抛出欢乐、迎接祝福”的打篾鸡蛋、“接风洗尘、四方团圆、八方醉酒”的三幺台饮食文化、“礼数周全、古规古距”的仡佬族婚嫁等。每年清明的“祭天朝祖”大典,是寨子里最隆重的日子。这一天,全国各地的仡佬族同胞都会齐聚这里,吹起长长的牛角、跳起欢快的舞蹈,以最虔诚的心灵向仡佬族的祖先敬献,以感恩上苍的恩赐,缅怀祖先的功绩。仡佬人相信:根在,树的生命就在;而这里,就是他们的根。
2010年12月13日,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公布其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贵州省二十个重点保护民族村寨。
更多更好:
-
精武潭腿源自临清
&nbs 运河娃 2012-11-03 18:32 -
央视:探访民族村寨——
追忆牧童 2012-11-03 18:31 -
在这古老神奇的土地上
任克践远 2012-11-03 18:27 -
走近龙潭
似水年华 2012-11-03 18:23 -
野渡无香原创歌词:龙潭古寨 野渡无香 2012-11-03 18:23
-
贵州30个最具魅力民族村寨
杉木之乡 2012-11-03 18:21 -
慢步清清静静的古镇
智慧 2012-11-03 18:19 -
务川仡佬族与丹砂文化
傲宇轩昂 2012-11-03 18:17 -
城乡发展齐步走去遵义
398593666 2012-11-03 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