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37)福建省连城县庙前镇芷溪村

标签:
杂谈 |
芷溪村
芷溪明清时期商业发达,繁荣达到鼎盛。特别是清康熙时期,至潮州的航运开通后,一方面芷溪当地拱桥店、凉棚街、三角坪和十字街等街道兴建起来,另一方面外出经商的人也逐渐多起来。芷溪的繁荣使其成为连南一带的商业中心之一,每月逢五逢十的墟市至今不衰,吸引着方圆几十里的商客。
芷溪历来重视文化教育,过去曾为连城、上杭、长汀一带的文化中心,据不完全统计,明清至民国时期,出了文进士4人,武进士2人,举人20多人,秀才300多人,赴外国留学4人。明朝中叶创立了首家书院“桃源精舍”,至清朝康乾盛世,陆续创建种石山房、琢玉山房、蹑云山房、北溪草堂、仙高岽书院等多家书院和10多家私塾。
芷溪居民重视宗祠建筑,缘于客家人慎终追远、敬祖睦宗的传统美德。明清以来,芷溪先民先后建了74座古宗祠,138幢古民居,这些规模宏大的明清时期建筑,被客家研究人士誉为“客家大宅门。这些古建筑除一部分是专门作祭祖联宗用外,其他都是祠居合一的复合型建筑,普遍采用客家地区“九厅十八井”结构布局建造,门庐威严,庭院舒畅,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雄伟壮观,气势恢宏,美轮美奂。其内不仅有黄庭坚、何绍基、邱振芳、孟超然、伊秉绶、廖怀清、林则徐等名贤墨宝,而且有众多朝廷所赐的功德牌匾。这些古建筑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庚福公祠、龟山公祠、杨辉公祠、峻亭公祠、澄川公祠、翠畴公祠、孝友祠、孔怀堂公祠、华岳公祠、隐轩公祠、耀南公祠、渔溪公屋、培兰堂、余庆堂、永裕堂、万斯堂等。
芷溪的民俗文化也独具特色。农历正月有出游花灯、红龙缠柱、犁春牛、十番音乐、走古事、汉剧演出等。特别值得称道的是芷溪花灯,由苏州引进,迄今已有三百年历史。芷溪花灯以官灯为主灯,外围配上花篮、纱灯、牡丹灯、鳌鱼灯,再画上字画或装制罗汉、古装人物等,共由99盏小灯组合而成。点灯用特制玻璃杯装蒸过的茶油、花生油和煮晒精选的灯芯。点上火时,色彩斑斓、美轮美奂,被称为“纸包火”的奇迹。
芷溪建筑艺术

芷溪花灯
文/客家阿哥小米
闽西作为客家人的祖地之一,有着独特的风土民情。连城县庙前镇芷溪村的闹花灯,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据记载,清康熙年间芷溪杨姓十六世祖燕山公在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5年)由太学生入京考授州同(州同、州判均为知州佐官,分管一州钱粮、水利、海防诸务),任职苏州,娶苏州女子吴二姑为妻。二姑思乡念切,尤喜苏州美艳绝伦的花灯。于是燕山公携妻回乡时,就将苏州花灯的制作技艺传入芷溪,迄今已近有三百年历史。
更多更好:
-
杨遹后嗣
zpyang 2012-10-27 19:02 -
芷溪村老屋
令狐冲 2012-10-27 18:59 -
客家的“大宅门”
冠豸之子 2012-10-27 18:59 -
芷溪、新泉赏石记
华而不虚 2012-10-27 18:57 -
芷溪(1)—古祠堂民居秋日悠扬
2012-10-27 18:56 -
芷溪(2)—建筑艺术 秋日悠扬
2012-10-27 18:55 -
芷溪(3)—生活印象 秋日悠扬
2012-10-27 18:55 -
芷溪(4)---客家美食 秋日悠扬
2012-10-27 18:54 -
初探芷江芷溪村
方冒红楼 2012-10-27 18:52 -
连城芷溪黄氏家庙大
冠豸之子 2012-10-27 18:47 -
芷溪古村--黄家宗祠
KITAROU 2012-10-27 18:47 -
芷溪古村--
KITAROU 2012-10-27 18:46 -
芷溪古村--黄澄川公祠KITAROU
2012-10-27 18:46 -
芷溪古村--凝禧堂
KITAROU 2012-10-27 18:46 -
芷溪古村--隐轩公祠
KITAROU 2012-10-27 18:46 -
芷溪古村--集鱣堂
KITAROU 2012-10-27 18:45 -
芷溪古村--培兰堂
KITAROU 2012-10-27 18:45 -
芷溪古村--翠畴公祠
KITAROU 2012-10-27 18:45 -
芷溪古村--各式门楼. KITAROU
2012-10-27 18:44 -
芷溪花灯
小米阿哥 2012-10-27 18:44 -
福建古民居纪行
闽山茶客 2012-10-27 18:43 -
各民族“牛”俗多多 冠豸之子
2012-10-27 18:37 -
福建连城行
倒立水手 2012-10-27 18:36 -
连城的涉台古建筑
芳霏远扬 2012-10-27 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