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018)内蒙古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镇美岱召村

(2012-09-18 13:53:16)
标签:

杂谈

 


  塞外宫城-土默川上的美岱召

       新建广场牌坊

 

 

   美岱召村位于包头市土右旗美岱召镇内。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典型的城寺结合庙宇。
  美岱召因十七世纪初麦达里胡图克图活佛在此坐床传教而得名,一直延传至今,成为村名。美岱召建设年代久远,建筑规模宏伟,风格独特,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美岱召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在建筑上更有独特的风格。它是仿中原汉式,融合蒙藏风格而建,是一座“城寺结合,人佛共居”的喇嘛庙。寺内有大量的壁画,如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历史壁画及描绘蒙古贵族拜佛的场面的壁画都完好无损。
    美岱召古城总体平面布局为不规则的正方形,四周筑有高厚的城墙。墙体用黄土夯筑,内外表层砌以石块,高5米,底宽4米,顶宽2米,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85米,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唯一的南门为城门,城墙四角筑有重檐角楼。召内殿宇楼阁,富丽堂皇,雄伟壮观。“经堂”和“佛堂”组成的“大雄宝殿”是该寺最为宏伟的建筑。纵深43.7米,横宽23.2米,佛堂内20多米高的金柱一贯到顶,柱上用沥粉贴金绘制的五爪盘龙栩栩如生。殿内壁画场面宏大纷繁,造型生动,工艺精美,具有浓厚的蒙古族艺术风格。大雄宝殿之东有太后庙,世传为供奉三娘子骨灰的灵堂。大雄宝殿之西为乃琼庙。方城内北部还有十八罗汉庙、观音殿琉璃殿八角庙、万佛殿及达赖庙等建筑。殿内有明代绘制的壁画,画面上蒙古服饰的人物像中,有传为阿勒坦汗及夫人三娘子的画像,为内蒙古召庙壁画中独有的一处。
    另外,每年农历五月十三,美岱召村都要举办盛大的传统庙会,同时也是当地最隆重的物资文化交流大会。
 
 
 
 
 

          塞外宫城-土默川上的美岱召

 

                                              缁衣人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018)内蒙古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镇美岱召村 
 

        塞外宫城-土默川上的美岱召

             塞外城寺美岱召

     绵长的大青山横卧在辽阔的内蒙古草原之上,山前是富饶的土默川。“敕勒川,阴山下”,北朝牛羊曾经生活的土地上,于十六世纪开始演绎蒙古族土默特部的壮美史诗。

    土默特部首领阿勒坦汗及其夫人钟金对土默川的开发和建设,对今天的内蒙古遗泽深远。美岱召,位于呼和浩特与包头之间,北依大青山,南望黄河,是土默特政权的早期城堡,也是阿勒坦汗的居住地,在权力中心东移至归化也即今天的呼和浩特后,逐渐成为藏传佛寺。美岱召作为汉藏结合、城寺结合的明代建筑群,魅力独具,吸引我的脚步继续西进。

   呼市去往美岱召不过一小时多路途,不过却没有直达的大巴,必须自萨拉齐中转返回。在已经临近美岱召的堵车之际,我们错过中途下车的最后机会,一直坐到了终点。返回途中因煤车拥堵又浪费一小时,使得不仅游览变得仓促,连回呼市也成为难题。站在高速路边茫然无助的时刻,才令人感觉到久违的旅行的艰辛。

 

 

        塞外宫城-土默川上的美岱召

          泰和门“大明金国”铭文

 

     美岱召平面接近方形,仅南面开门,为泰和门,四角斜出角楼。城墙除泰和门是砖砌外多以碎石包砌,现恢复了墙头外侧的垛口,还在内侧加筑了原来没有的女墙。泰和门的建造相对城墙主体略晚,据石匾铭文知为1606年,即万历三十四年。

 

        塞外宫城-土默川上的美岱召

          主路建筑大雄宝殿

 

    美岱召最初是作为军事堡垒和权力中心而存在的,是众多“板升”中的“大板升”,建造于十六世纪中期。美岱召之名也是得于城堡成为佛寺之后。城中现在看到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是内蒙古地区常见的藏传佛寺殿宇的形态,建造年代同样稍晚于城墙主体。与政权东迁后在治所建造的大召等相比,美岱召佛殿由于政权发祥地的缘故,不仅不会逊色,而且更具象征意义。

    由于免受后世的整修和改动,美岱召大雄宝殿至今仍呈现出质朴雄浑的面貌,尽管在近世经历过战争和动乱的破坏,犹属完整。

 

       塞外宫城-土默川上的美岱召

       塞外宫城-土默川上的美岱召

         大雄宝殿

 

    作为汉藏式样混合的佛殿,大雄宝殿由四大天王庙、经堂和佛殿前后连接组成,坐落于低矮的基座上,佛殿之前部分两侧由藏式砖墙围合,顶部为次第而高的三座歇山顶,浑然一体而又尊贵辉煌。佛殿规模庞大,居于城内中路的前方,气势很强,虽然此处原有建筑与否、形态如何已经难以想象,至少现在的建筑格局和形态与王城宫殿的地位还是相称的。

        塞外宫城-土默川上的美岱召

 

          四大天王庙

        塞外宫城-土默川上的美岱召

             东侧二天王

 

     四大天王庙类似山门,为二层楼阁,有木梯可以登临,经二层后窗可以登上殿顶。下层为穿堂结构,两边立补塑的四天王像,墙上壁画丰富。

 

     美岱召建筑特征中汉式成分较多,这应当是“三娘子”钟金夫人倡导蒙汉和平并致力引进汉地技术的印证。对这位影响过蒙古族人历史的杰出女性,傅增湘曾咏诗“若从边塞争芳烈,顺义夫人亦不群”,将其与王昭君并称。

     大雄宝殿外部所体现的藏式元素主要为红白色的墙壁和各处细节装饰,内部则主要表现在经堂的空间设计上。


塞外宫城-土默川上的美岱召

经堂内部

                 塞外宫城-土默川上的美岱召

                     平棊和藻井

 

    经堂采用木地板,中间排列着僧人坐榻,大量悬挂幡帐,色彩氛围丰富强烈。由于南面高窗引入自然光,室内并不显得昏暗。堂内绘有罗汉、佛像壁画,为明清作品。此处内柱并不见皮革包裹,可能是早已丢失。堂内天花采用平棊,彩绘华美,并做出小藻井,体现出汉式建筑的审美趣味。

 

        塞外宫城-土默川上的美岱召

        三娘子画像


 

        塞外宫城-土默川上的美岱召

          佛殿后视

 

     最后进入佛殿,佛殿外观为二层歇山顶形式,上层重檐,两层皆设廊柱。殿内原供奉有贴金银佛像,已毁于“文革”时期,佛像被毁时发现骨灰并弓箭等物品,推测为阿勒坦汗遗物。殿内尚存大面积明代壁画,壁画为密宗程式,部分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默特部贵族的生活场景。在内蒙古博物院曾见此处的三娘子画像。


        塞外宫城-土默川上的美岱召

 

        塞外宫城-土默川上的美岱召

          佛殿壁画


       塞外宫城-土默川上的美岱召

       琉璃殿


     大雄宝殿后的藏式白马天神庙现已无存,其可能为城内的早期礼制建筑。中路另一座现存早期建筑是琉璃殿。琉璃殿为三层楼阁建筑,使用绿琉璃瓦,等级更高。该殿原先作为阿勒坦汗的正殿,又传说为三娘子之梳妆楼,现成为佛殿,亦有壁画留存。


         塞外宫城-土默川上的美岱召

         琉璃殿一层斗拱

       塞外宫城-土默川上的美岱召

          东路太后庙

 

      东路建筑前为太后庙,后为达赖庙。太后庙为一层重檐的小型建筑,内供奉三娘子的木质灵塔

        塞外宫城-土默川上的美岱召

          后山高处的阿勒坦汗灵塔


        塞外宫城-土默川上的美岱召

           西路藏式乃琼庙


        塞外宫城-土默川上的美岱召

             西路八角庙

    西侧建筑呈散落分布,前方纯藏式的乃琼庙为活佛旧居,重檐八角攒尖的八角庙位于琉璃殿西侧,另有佛爷府、西万佛殿等建筑。


         塞外宫城-土默川上的美岱召

        城头远看大雄宝殿

    美岱召城寺融合,建筑与环境壮丽优美,实为草原建筑艺术之明珠。军事壁垒、藏传佛寺、王族家庙,行走在多重身份和意义下的美岱召中,享受的更不仅仅是视觉的盛宴。

    美岱召位于以其为中心形成的美岱召村中,在此每年还会定期举行庙会,此种历史建筑与民众生活交融的原生态图景原本令我期待。可惜,当我们来到美岱召面前时,却被新修建的大型广场所震撼,从旅游开发的角度看,整齐有序的公共空间无疑是有必要的,然而历史的质朴却从此一去不返了。


        塞外宫城-土默川上的美岱召

       新建广场牌坊

 
 
 
 
更多更好:
 
美岱召话说内蒙古             活的以太  2012-09-18 14:31
土右行·游美岱召         李嘉垣和多多  2012-09-18 14:30
呼和浩特•美岱召              童心驰骋  2012-09-18 14:28
中国古村大全之—内蒙古 覃业柱旅游策划  2012-09-18 14:24
塞外宫城-土默川上的美岱召      缁衣人  2012-09-18 14:21
美岱召寻访蒙古族的“王昭君”     雅星  2012-09-18 14:19
美岱召村                       lingzi  2012-09-18 14: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