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君山

分类: 人间万象 |
多情君山
雷廷松
君山,八百里洞庭中的一个小岛,总面积0.96平方公里,由大小72座山峰组成,被“道书”列为天下第十一福地,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
君山与岳阳楼遥遥相对,原名“洞庭山”,取意神仙“洞府之庭”。传说这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彻于山顶”。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葬于此处,屈原在《九歌》中称娥皇和女英为“湘君”和“湘夫人”,故后人将此山改名为“君山”。君山相传有5井4台、36亭和48庙,缘其“奇、小、巧、幽、古”,历代文人墨客或著文赋诗,或题书刻石,留下无数千古绝唱:“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李白以形象的拟人描洞庭湖光山色的明静娟秀;“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用清新的比喻绘洞庭灵山秀水的美妙绮丽。
我对君山向往已久,除了这“君”之高雅令我肃然起敬,还因儿时读了毛泽东的《七律·答友人》:“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原来,君山是座多情的缘山,且不说她地貌呈现的是个规则的“心”图,也不说柳毅饱经磨难救龙女二者于此终成眷属,单是山间那斑竹就传说着凄美的爱情故事。
君山的斑竹高5到10米,直径只有3到5厘米,翠绿的竹竿上分布着大大小小黑紫色的斑点,宛如点点泪痕。
相传尧舜时代湖南九嶷山上9条恶龙经常危害百姓,舜帝决心去九嶷山为民除害。舜帝一走杳无音信,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便跋山涉水到九嶷山寻找舜帝。二妃途经君山,得知舜帝杀死了恶龙,帮助百姓过上了好日子,自己却活活累死了,娥皇和女英悲痛欲绝,抱头痛哭9天9夜,然后双双投水追随舜帝而去。二妃的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便显现出了点点泪痕,这满身泪痕的竹子便有了一个美名——斑竹。
斑竹一年发两次竹笋:第一次是初夏竹笋从母竹周围钻出来,就像一群孩子围在妈妈身边,故人称之“孝儿敬母”。竹笋脱掉它的笋衣时,浑身油光闪亮,根本没有斑点。可几个月后,斑竹身上便次第出现了紫斑。9月以后,竹笋又第二次发出来了,不过这次它们不再是围着母竹,而是从母竹中间钻出来,当地百姓将之称为“慈母护儿”。
斑竹身上的斑点本是虎斑菌腐蚀幼竹造成的,更与其生长的土壤大有关系。人们当然知道这些科学道理,但总是知而不信,谁忍心污损斑竹那唯美的满腔情爱呢?
岳阳君山在湖南之北,家乡洪湖在湖北之南,两地仅有一江之隔,荆岳大桥早将天堑变通途,不去拜谒这身边的风景何理之有?2016年5月12日,我再度游览了岳阳楼,又驱车洞庭湖大桥,前往那心驰神往却不曾涉足的君山,哪知暴涨的江水封藏了通往君山的道路。我悻悻地眺望眼前的爱情岛,一如牛郎织女受阻天河般惆怅。唉!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扫视接送游客的小船,改日再来造访君山的意念袭上心头:夏日的君山百花争艳,林木葱茏,正值青春年少的她莺惭燕妒,身边挤满寻花问柳之人;冬日的君山枝折花落,林寒洞肃,人老珠黄的她风韵不再,我愿此刻伴她左右,做她独有的从一而终之人。
“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多情君山,我会来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