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微型教学设计】文言文中的互文

(2015-02-10 12:48:56)
分类: 教海泛舟

【语文微型教学设计】

文言文中的互文

雷廷松  2015年2月10日  星期二

一、设置悬念,引言揭题。

1、有这样一个神奇的所在,它每天早晨阳光明媚,每到傍晚就一片阴暗,你相信吗?(多媒体显示:朝晖夕阴)

2、有这样一块神奇的土地,它湖岸只长小草不长兰花,洲上只长兰花不长小草,你相信吗?(多媒体显示:岸芷汀兰)

3、有这样一场怪异的战争,将军身经百战人人都死去,壮士征战多年个个都凯旋,你相信吗?(多媒体显示: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教师小结: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互辞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我们常用“风里来,雨里去”形容生活和工作勤苦,而此语并非说的“来”只在“风里”却不在“雨里”,“去”只在“雨里”却不在“风里”,而是“来”和“去”都在“风里”和“雨里”。这相邻的两个部分即是互文,应该合二为一地理解。

二、寻找互文,交流体会。(学生分组寻找文言课文中的互文,继而全班交流。)

三、教师讲解,学生咀嚼。(出示PPT课件)

(一)、短语互文:一个短语中前后两部分的词语构成互文,理解时必须把前后两部分词语拼合起来。例如:

1、朝晖夕阴(范仲淹《岳阳楼记》)

2、忧谗畏讥(范仲淹《岳阳楼记》)

3、岸芷汀兰(范仲淹《岳阳楼记》)

例1“朝晖夕阴”是“朝夕晖”和“朝夕阴”的浓缩形式,可译为“早晨和晚上有时阳光明媚,有时一片阴暗”。例2“忧谗忧讥”是“忧谗忧讥”和“畏谗畏讥”的浓缩形式,可译为“担心害怕别人说坏话和讥讽”。例3“岸芷汀兰”是“岸芷兰”和“汀芷兰”的浓缩形式,可译为“岸上和洲上小草兰花”。如果译成“岸上的小草,洲上的兰花”就错了,因为并非岸上只长小草不长兰花,洲上只长兰花不长小草,而事实上岸上和洲上都长小草和兰花。

(二)、单句互文:一个句子前后两部分构成互文。所谓单句互文者,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补充。例如:

1、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2、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例1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可翻译为“烟雾和月光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如将此句译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那就大错而特错了。例2由“秦时明月”和“汉时关”两部分组成,前者省“汉”和“关”,后者省“秦”和“明月”,可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和关隘”。

(三)、偶句互文:前后两个句子构成的互文,其特点是前后两个句子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彼此隐含,理解时必须把前后两个句子拼合起来。例如: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前文已提及,不在赘述。)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

3、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例1不能翻译为“将军身经百战壮烈牺牲,壮士征战十年胜利归来”。如此说来,谁都不愿当“将军”,因其结果是“死”;谁都愿意做“壮士”,因其结果是“归”。此句应译为:将军和壮士从军多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例2不能译成“打开我东边的房门,坐坐我西边房间的床”,而应译作“打开各个房间的门,坐一会儿各个房间的床”。例3不能译成“对着窗子梳理头发,对着镜子在脸上贴饰物”,而应译作“对着窗户和镜子梳理头发在脸上贴饰物”。例4不能译成“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而喜,不因为自己的得失而悲”,而应译作“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例5不能译成“和我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和我来往的都是没学问的平民”,而应译作“和我谈笑来往的都是博学的人,而没无学问的平民”。

(四)、多句互文: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中的词语参互成文,合而见义。例如《木兰诗》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东市”、“西市”、“南市”和“北市”对举互文,可理解为“(木兰)到集市上购买骏马、鞍鞯、辔头和长鞭”,表现出木兰征战前的紧张忙碌,而不能译成“(木兰)到东市上购买骏马,到西市上购买鞍鞯,到南市上购买辔头,到北市上购买长鞭”。

教师小结:

互文一定是连接出现的两个短语或两个句子,其出现在短语中属短语“自对”,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去国怀乡”, “去”与“怀”动词相对,“国”与“乡”名词相对,“去国”与“怀乡”动宾结构相对,“去国怀乡”是“去国去乡,怀国怀乡”的浓缩形式,应合二为一译为“离开国都家乡,思念国都家乡”。互文出现在句与句间属句子“他对”,如《木兰诗》中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军”与“壮士”名词相对,“百战”与“十年”数量词相对,“死”与“归”动词相对。属于互文的句子一定是整句,它要么构成对偶,如《陋室铭》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要么构成排比,如《木兰诗》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互文修辞铺排复沓,可强化作者的表达意图,增强语言的韵律之美,使人读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

四、翻译互文,形成能力。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男有分,女有归。(《大道之行也》)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6、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欧阳修《醉翁亭记》)

7、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8、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10、伐无道,诛暴秦。(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1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12、民殷国富。(陈寿《隆中对》)

13、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列子》)

1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齐王纳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