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台湾初中语文课本的特点
(2015-01-11 14:04:59)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海泛舟 |
聊聊台湾初中语文课本的特点
雷廷松
大陆叫“语文”,台湾叫“国文”,两地虽然课程名称有异,但都重视“文”,课本也都属“文选型”课本。浏览台湾翰林版国文初中语文篇目,我们不难发现其量小、文淳、务本、利学和式美等特点。
一上(第一册)
第一单元 生活体验
1、雅量
第二单元
2、夏夜
4、绝句选
(一)登鹳雀楼
(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三)枫桥夜泊
语文常识(一)工具书实用与资料检索
第三单元
5、母亲的教诲
6、憨孙
第四单元
7、论语选论语
8、音乐家与职篮巨星王溢嘉
语文常识(二)标点符号使用法
第五单元
9、儿时记趣
10、纸船印象
11、地瓜的联想
12、扑满人生
选读:《晏子使楚》、《晏子春秋》
一下(第二册)
第一单元
1、
(一)眉
(二)风筝
2、律诗选
过故人庄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第二单元
3、
4、蝎子文化
第三单元
5、背影
6、谢天
第四单元
7、爱莲说
8、蚂蚁雄兵
第五单元
9、五柳先生传
10、王冕的少年时代
第六单元
1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12、心囚
选读:《神话选》、《山海经》
二上(第三册)
第一单元
1、田园之秋选
2、欣赏就是快乐
第二单元
3、张释之执法
4、运动家的风度
第三单元
5、母难日
三题
6、古诗选
(一)迢迢牵牛星
(二)慈鸟夜啼
第四单元
7、黑与白——虎鲸
8、鸟
第五单元
9、记承天夜游
10、大明湖
第六单元
11、世说新语选
(一)钟家兄弟巧应答
(二)王蓝田食鸡子
12、虎克——爱上跳蚤的男人
选读:《来到部落的文明》、《瓦历斯·诺干》
二下(第四册)
第一单元
1、春
2、我所知道的康桥
第二单元
3、陋室铭
4、智与妄的启示
第三单元
5、空城计
6、生命中的碎珠
第四单元
7、木兰诗
8、新诗选
(一)伞蓉子
(二)一棵开花的树
第五单元
9、为学一首示子侄
10、幽梦影选
第六单元
11、声音
12、下雨天,真好
三上(第五册)
第一单元
1、劝训李文炤
2、习惯说刘蓉
第二单元
3、山中避雨
4、问候天空
第三单元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青乌就在身边
第四单元
7、四时读书乐二首
(一)春
8、与荒野相遇凌拂
第五单元诗韵之美
9、词选
(一)虞美人
(二)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感
10、土吴晟
三下(第六册)
第一单元
1、与宋元思书
2、常常,我想起那座山
第二单元
3、座右铭
4、管好舌头
第三单元
5、元曲选
(一)天净沙 秋思
(二)沉醉东风
渔父词
6、竹
第四单元
7、邹忌讽齐威王纳谏
8、生活的艺术
扫描台湾翰林版国文初中语文教材的目录,我们即可窥见其主要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
一册课本主体一般只有12篇课文、2篇“语文常识”与1篇选读,三下竟少得只有8篇课文。如果每学期按20周计算,每周安排5节国文课,一学期的国文课大约100节。一册教材按15篇计算,每篇课文就可用6—7教时,也就是相当于用一周的时间才学习一篇文章。表面看台湾国文教材整册的分量较小,其实与每篇课文相关的内容很丰富:
1、“课前预习”,以问题的形式引导预习,一般三个问题。
2、“问题讨论”,主要主要是关于课文内容与写法的主观思考题。
3、“应用练习”,主要是结合课文语言特点与教学要项,拟制的一组意在训练语文知能的客观题。
4、“课外学习指引”,主要是提供与课文作者与内容相关的著作名称、出版社以及版次等。
5、“语文小视窗”,80%的课文有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对与文章关联度较大的人、物、事以及语文小知识、文化小常识提供资料或给予阐说,一般都在百字左右。
教材中每篇课文容量的丰富还表现在每篇课文及注释上。对于选文中涉及到历史性的、地理性的、生活化的、书籍类的等等学生不易理解、不曾接触或需要直观激趣的,都有详细注释并附上彩色精美图片。
二、
台湾翰林版国文教材的中的课文没有宏大叙事,没有政治文论,没有高大全空,都是些文质兼美、生活情浓、贴近生活和文学意甚的文章,可读可品,读了亲切,品了有味。一上的《雅量》以四个人对同一件衣料产生不同的看法为例,延伸出不同外表、性格、才能的人都会有人喜欢,进而说明我们应该有尊重和包容别人的雅量。《夏夜》是一首童诗,将童诗编入初中教材,本身就是对少年的一种尊重。《憨孙吔,好去睏啊》一文方言较多,文章作者写了国小升初中须经升学考试,竞争激烈,祖母陪他熬夜读书的温馨情景。《地瓜的联想》作者借着观察人们对待地瓜的态度,联想到人渴望进步富足的生活,更由对地瓜的各种感受而激励出创造美好未来的希望。
三、务本。
“务本”是指教材编写重视语文的特质。教材“编辑大义”的第二条这样写着:“本书编辑目标,增进学生听、说、读、写、作的能力,提升文学作品的鉴赏程度,兼顾人格与情意的陶冶,加强文化素养的培养,以开阔学生的胸襟。”这句表述中的“兼顾”一次值得琢磨。“增进学生听、说、读、写、作的能力,提升文学作品的鉴赏程度”这样的语文性要求是主体,而“人格与情意的陶冶,加强文化素养的培养,以开阔学生的胸襟”是辅体。
四、利学
台湾翰林版国文课本与其说是教材,倒不如说是学材。从教材的内容与编排来看,就每篇课文而言,有“学习重点”、“课前预习”、“题解”、“作者”、“课文·注释”、“课文赏析”、“问题讨论”、“应用练习”、“课外学习指引”以及“语文小视窗”等,教材编写者总体上是站在了学生的立场上来编写的,每篇课文设置了很多的“助学”环节,既做到渐进循序,又为学子提供学材,以致形成了较好的助学系统,非常适合学生自读自学。
五、式美
打开台湾翰林版国文教材,你一定会感觉到这是装帧设计非常漂亮的近乎绘本的书。每个单元的首页都是精美的大幅(两页联绘)彩图,色彩鲜艳,构图巧妙。每篇课文首页也是有与单元首页色彩格调一致的对角图画,课文以及前后都会配有作者彩照、图书封面、文化图片、实物照相等多幅彩色照片,而且都是大字号,甚至课文部分每页的文字行数都有标识,便于学生查看。总之,整个排版疏朗、活泼、灵动、秀巧、不呆板,虽然是初中课本,非常类似大陆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一看就知道编写设计者心里装着学生也是理解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