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从“羊肠小道”到高速时代的变迁

标签:
羊肠小道县城家乡大山卢氏古县情感 |
分类: 原创 |
孩提时,外公在县城工作,听外公讲,从县城到家30多公里,要翻越数座大山,沿着羊肠小道走几乎大半天,如有阴雨飞雪,则需一天时间,其中的酸甜苦辣,老人家讲起来唏嘘不已。
我记忆中,上中学以后,家里到县城已经修了一条沙石路,一天往县城发一趟班车。13岁的孩子,在此之前连县城都没去过,印象中村里人除了大病或者急事,几乎没有人去县城买东西什么的。第一次进县城是我上初二的时候,由于作文写得好,老师带我去县城参加作文竞赛,那次最大的收获不是后来获得的荣誉证,而是第一次由老师骑自行车带着我去县城,一路上欣赏着沿路风光,到县城看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楼房,还有宽阔的街道、一切一切让这个“山里佬”觉得无比新鲜,回来后让同学们都很是羡慕。
15岁的时候,我考上了本市的师范学校。当时的我最兴奋的是我可以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在父亲的陪伴下,第一次走出了县里100多公里的距离,乘班车早上八点出发,下午两点才到,汽车沿着盘山道一会儿上山、一会儿下坡,直线距离不过 500米的距离愣是在盘山道上绕了半个小时,从车窗往外看,有时下边就是万丈悬崖,令人不寒而栗。学校三年,除了寒暑假,我极少回家,一方面因为心疼车费,更大的原因是长时间的颠簸,让人想起来就难受。
二〇〇〇年以后,县里加大了修路的力度,这个千年古县的交通状况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山里人凭着大山一样坚强的信念和无言的纯朴,凭着一种艰苦奋斗的愚公精神,先后修通了通往大山外的官川公路,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大道长桥跨越高山大河,条条坦途如道道彩虹将这方山河装点。
现在回家,深深地感受了家乡的变化。由市里到县城,在平坦宽阔的柏油路上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由县城发往乡镇的公交车每20分钟一趟,普通老百姓没事去县城购物、看病也都十分方便,村里的小伙子不少人已经开着私家车串村走乡。交通的大发展带来了旅游业的大发展,大淙潭、双龙湾、玉皇山吸引着很多的外地人长途跋涉前来旅游观光。
2010年对于卢氏交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国家、省、市领导以及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县委、县政府经过多方努力,三门峡至淅川、洛宁至卢氏高速公路,2010年将陆续动工兴建,栾川至卢氏高速公路以及运石铁路建设工程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规划当中。几项工程总投资661.1亿元,千百年来,卢氏县没有高速和铁路的历史将被改写。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对于卢氏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建成通车后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制约卢氏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瓶颈,带动卢氏资源的开发、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拉动经济的增长。按照计划,三淅高速公路灵宝至卢氏段于2012年底建成通车,三淅高速卢氏到西坪段于今年11月底前开工。千年古县、四塞之邑的卢氏县将迎来高速时代。随着卢氏高速时代的到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千年古县将迎来美丽富裕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