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PET瓶中温热灌装生产工艺中,我们需要使用消毒剂对PET空瓶和瓶盖进行消毒,以求保证最终产品的微生物能达到国家或企业的产品标准要求。在采用消毒液对包装容器进行消毒时,目前选用的消毒剂包括二氧化氯等,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二氧化氯消毒剂在PET瓶灌装中优缺点。
优点:
1. 饮料产品的安全性
二氧化氯是目前医疗卫生、食品加工、保鲜、饮水和工业循环水等方面消毒杀菌、除臭的理想药剂,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所确认的一种安全高效杀菌剂,是氯系列消毒剂的最理想的替代产品,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1级安全杀菌剂。二氧化氯消毒不产生三卤甲烷(THM)和氯代有机物(TOX)等致癌性物质,对高等动物细胞、精子及染色体无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因为ClO2使用剂量极低,因此用ClO2消毒十分安全,无残留毒性。
2.消毒的高效性
在常用消毒剂中,相同时间内到同样的杀菌效果所需的ClO2浓度是最低的。对杀灭异养菌所需的ClO2浓度仅为Cl2的1/2。ClO2对地表水中大肠杆菌杀灭效果比Cl2高5倍以上。二氧化氯对孢子的杀灭作用比氯强。
3.消毒快速、持久
二氧化氯溶于水后,基本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也不以二聚或多聚状态存在。它在水中的扩散速度与渗透能力都比氯快,特别在低浓度时更突出。当细菌浓度在105~106个/mL时,0.5ppm的ClO2作用5分钟后即可杀灭99%以上的异养菌;而0.5ppm的Cl2的杀菌率最高只能达到75%,试验表明,0.5ppm的ClO2在12小时内对异养菌的杀灭率保持在99%以上,作用时间长达24小时杀菌率才下降为86.3%。
4.不会产生抗药性
在长时间使用一种消毒剂时,微生物会对该消毒剂产生一定的抗药性,从而会降低消毒效果。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避免因消毒剂的原因出现产品质量问题,PET瓶灌装用户每2~3年左右更换一次消毒液品种。而二氧化氯消毒剂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病毒等,并且这些细菌不会产生抗药性。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能力,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巯基的酶,还可以快速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物。
5.使用成本
市售二氧化氯产品单价比较便宜。
缺点:
1.市场产品质量混乱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都在开发二氧化氯消毒剂,同时许多领域也开始推广使用稳定性二氧化氯消毒剂。由于二氧化氯的不稳定性,所有的二氧化氯产品必须现场发生,现场使用。国产稳定性二氧化氯消毒剂由于生产原料、生产工艺的不同,其产品质量有很大的差异。目前,市场上的稳定性二氧化氯产品其实不是二氧化氯,而可能是亚氯酸钠溶液。
2.副产物问题
ClO2在水溶液中特别是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歧化反应,反应所产生的氯酸盐(ClO3-)和亚氯酸盐(ClO2-)都会产生某些毒性问题。有文献报道,亚氯酸盐能氧化血红蛋白,使之转化为无色素功能的高铁血红蛋白,使动物发生高铁血红蛋白症。
3.对设备腐蚀性问题
二氧化氯对碳钢、铝、等有一定的腐蚀性。有些生产线在使用二氧化氯不久,就经常会出现瓶夹、拨盘、封窗生锈的现象。此外,在使用二氧化氯对UHT系统进行消毒时,由于二氧化氯消毒液的腐蚀性,会造成换热板片的穿孔,有可能导致杀菌后的无菌物料被二次污染,进而导致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使得用户蒙受经济损失。
4.对操作人员的刺激性
二氧化氯具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后主要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引起咳嗽、喷嚏、气急、胸闷以及流涕、流泪等眼、鼻、咽喉部刺激症状及体征,吸入高浓度还可发生肺水肿。我国尚未订出空气中ClO2的排放标准。从国外空气中二氧化氯的排放限值可见,除苏联标准较严外,其他国家多数采用阈限值(TLV)为0.3 mg/m3(阈限值指在工作一班内平均浓度的允许值)。据文献报道,当空气中的二氧化氯的含量超过3mg/ m3时对人体是有害,达到14mg/m3时就能被人察觉,若空气中的浓度大于10%(约146.6g/ m3)还有爆炸的危险。在中温热灌装生产线中,如利用二氧化氯对包材进行消毒时,不可避免的会因二氧化氯的泄漏而导致生产车间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氯,因此在设备的设计中,不但要提高空瓶消毒区的设备密封性,尽量减少二氧化氯的外泄,还需要增设操作工人的呼吸系统的保护装置。
5.频繁添加母液保持浓度
由于二氧化氯性质活泼,在受热、受光照或遇到有机物等能促进氧化作用发生的物质时,将促进其分解或发生反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作液中的二氧化氯浓度会逐渐降低,因此,在使用中为了保持有效的二氧化氯浓度,必须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二氧化氯的分解程度,定期地向使用液中添加二氧化氯母液,以保证使用液中的二氧化氯浓度的稳定在工艺要求浓度范围之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