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藻类具有典型的光能自养代谢功能,以单细胞或简单的多细胞群体形式生活,通过裂殖或产生生殖孢子等方式繁殖的低等植物。藻类分布广泛,对营养要求简单,生长繁殖速度快,可对水源形成污染。藻类导致瓶装饮用水、生活饮用水、工业循环水污染的报告近年来不断增加,饮用水藻类污染不但会影响水的感官性状,还可能产生致畸、致突变作用的毒素,其与含氯消毒剂反应可形成致癌物三氯甲烷。因此,工业循环水特别是生产饮用水中藻类的杀灭是水消毒的重要问题。
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新一代高效、广谱、安全的消毒剂,对各种微生物均有很强的杀灭效果,但对藻类杀灭效果研究报告较少。本研究用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为无色、透明、无味的液体,活化后为黄色溶液,有刺激性气味,含二氧化氯20g/l。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其杀灭小球藻的效果进行了试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方法
1.1消毒剂配制
取稳定性二氧化氯消毒剂,用柠檬酸活化5~10min,然后用水稀释至规定的浓度。用碘量法测定二氧化氯含量。
1.2菌悬液制备
取小球藻藻种,接种于三角瓶内藻类液体培养基中,经光照培养16d,用磷酸盐缓冲液制成小球藻悬液备用 。
1.3中和剂鉴定试验
用小球藻作指标,试验设8组(表1),按悬液定时杀菌试验方式进行。试验结果,当第6,7,8组无藻类生长,第3,4,5组间藻数相差不超过15%,第1组无藻类生长或藻类数目远低于第2级,第2组藻类数目不低于100个/mL,为所选中和剂及其浓度适宜。
1.4悬液定时杀藻试验
在20℃条件下,将0.5mL藻液与4.5mL二氧化氯消毒液(阳性对照为PBS)混匀,作用至规定时间。取0.5mL藻类混合液移入含4.5mL中和剂的试管中,混匀,中和作用10min。取该液0.5mL作藻类液体培养(自然光照下培养15d)计数,计算杀灭率。
1.5模拟现场水杀藻试验
将用PBS配制的小球藻悬液加入脱氯的自来水中,使其含藻量达到5*104~5*105个/Ml。取2份污染水样各100Ml,抽滤后取滤膜作藻类液体培养(自然光照下培养15d)为阳性对照组。将装有小球藻污染水样的三角瓶放入恒温水浴箱(21+2℃)中,等水样温度恒定后加入消毒剂,迅速搅拌均匀。到规定时间后吸取水样,注入装有中和剂的无菌三角瓶中,混匀。中和作用10min。将中和后的水样分别取100、10、1mL各2份,抽滤后取滤膜作藻类液体培养(自然光照下培养15d)为试验组,同时接种阴性对照。试验重复3次,测得在3次试验中均使小球下降至0/100mL的消毒剂剂量与作用时间。
2结果
2.1中和剂试验结果
试验表明,以含0.5g/L硫代硫酸钠的中和剂溶液,可有效中和含10mg/l二氧化氯的该消毒剂溶液对小球藻残余作用,结果可符合作所定的要求见表1.
表1
组别 |
平均藻数(cdu/mL) |
组别 |
平均藻数(cdu/mL) |
消毒剂+藻液 (消毒剂+藻液)+中和剂 中和剂+藻液 |
0 230 5200000 |
(消毒剂+中和剂)+藻液 正常藻对照 |
5700000 5800000 |
注:6,7,8组均无菌生长。结果3次试验平均值。
2.2悬液定量杀藻试验结果
结果表明,以含二氧化氯10mg/l溶液对小球藻作用1min,或5mg/L溶液作用10min,杀灭率均为100%见表2.
表2 二氧化氯溶液对小球藻的杀灭效果
二氧化氯含量(mg/L) |
作用不同时间(min)的平均杀灭率(%) |
||
1 |
5 |
10 |
|
1 5 10 |
90.14 98.91 100.00 |
95.70 99.85 100.00 |
98.32 100.00 100.00 |
注:阳性对照组小球藻数为2900000个/100 ml.结果为3次试验平均值。
2.3模拟现场水杀藻试验结果
结果表明,以含二氧化氯10mg/L溶液对小球藻作用1min,或5mg/l溶液作用10min,均可使污染水样中的小球藻下降至0/100ml.见表3.
表 3
二氧化氯含量(mg/L) |
作用不同时间(min)的试验结果 |
||
1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