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移动医疗未来可能有的两种付费

(2014-11-20 15:36:38)
标签:

杂谈

纵览有关中国移动医疗各种各样的资料近一个月,笔者有些感触和看法,打算简单地写下来与大家讨论。因为大家都是医疗圈子的,所以行文中省去了对相关政策法规、改革现状、专业术语等的交代。

 

一、布局

 

BAT进军移动医疗是揣着互联网金融技术优势的自信而来的。他们不缺钱,不缺技术,为了抢到先机,布局的阵势也是蛮拼的。腾讯的挂号网,阿里的未来医院,盈利模式没有找到,概念先行。类似春雨线上医生问诊等APP应用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没有办法解决公立医院的问题。而如果公立医院的改革始终不能解放医生,那么以挖掘医生价值为主的移动医疗创业基本上要戛然而止。也许风投看到是这一点,才不敢对线上医生的平台类创业公司涉足过深。从投资的数据看,目前投到可穿戴移动设备创业公司的资本在急遽增加。

 

二、医疗的核心资源是什么?

 

只要是用钱就能办到的绝对不是什么核心价值的资源。医疗的核心资源当然是医生(所掌握的经验、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公立医院的问题在于不能体现医生的价值,那么整个以公立医院为主的医疗体系就毫无价值可言!体现在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上的还不是物资方面的资源错配和匮乏。根本性的问题是这套公立医院的制度束缚了医生发挥自身价值的能力,同时也产生了与市场激励导向相反的刺激效果——医生都要在官僚主义体系中评职称。

 

三、盈利模式就是哪一方支付

 

随着美国ACA改革法案通过,越来越多个人寻求自己购买医疗健康险。本来,美国的医疗健康保险市场就是以私人商业保险为主体的。这一点与中国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的城镇医保和新农合为什么报销那么低?还有很多大病不能被涵盖?这和私人商业保险缺位有关。全部都政府抗,是肯定抗不住的。人口多基数大,筹资是不难,但关键在于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未来国家统筹的医保账户只可能增加支出。所以移动医疗的创新服务和产品如果不能被医保支付,很可能就赚不到钱。但你要想被医保支付,你就得进入这个被管制的物价体系(从医疗服务到药品)。这个进入是很难的,不说公关吧,首先你对公立医院流程和制度熟悉吗?你的产品和服务模式能不能适用于公立医院?

 

那么有没有可能在独立于这个医保体系之外的市场上找到自费支付的盈利模式呢?就我所知,一部分做可穿戴设备的企业指望用户自己掏钱。这个除了谈谈用户黏度之外,也没有别的方式了。一个玩具,你玩几天就不玩了;一张健身卡,去几次就不去了。所谓健康管理,看上去高大上,但没有多少实质性的东西。你的东西如果像玩具一样随时可被抛弃,那么这就是个一次性买卖。有的企业很聪明,东西不停地在改。爱疯都疯到6了,你的东西肯定要一版一版地出。再看平台类,根本不敢跟用户收钱,目前都以免费的方式提供,目的只有一个——圈人。春雨过去补贴过提供咨询服务的医生,那钱烧得......后来又开辟了收费用户,反响很一般。这倒是可以把某些闲得发慌的基层医生调动起来。只不过中国大部分的医生每天都很忙,三甲门诊部的医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哪里还能在线问诊服务?这几年医生被砍得那么惨,大家都没什么好心情,医学生都招不到。医生这个资源会越来越紧缺,浙江等地所谓多点执业还不是因为缺医生嘛!只要体制环境不改善,社会矛盾不消化,医生收入不提高,医生尊严不挽回,没人会去当医生。在线问诊能不能玩得转?那还不如在线问药(大不了考个药剂师执照),直接导向药品销售。就是做个院后医疗服务什么的也要比院前强。话说,不放开处方药的销售,也还是白搭。医院能把卖药的活儿让出来吗?你说他们愿意吗?医药分开叫了十年了,上面和下面都是一片默契,虚情假意地喊喊而已。

 

在私人商业健康险缺无的情况下,移动医疗的产品和服务,如果不走政府医保支付路线,就只能在市场上找自费支付(哪怕有第三方支付也好)模式。前者要熟悉公立医院的流程,后者要看穿消费者心理。我认为以后的移动医疗服务和产品大致可以按照这两种支付方式进行分类。

 

公立医院改革不释放医生,那么仰赖医生资源开展的移动医疗服务和平台将受制于改革不力。目前尚不清楚医改中的药价改革试运行的效果如何。药改能不能为药品电商未来的发展铺设可行性制度?我认为除了安全监管以外,任何计划性的管制都必须退出历史。反过来,移动医疗的狂潮能否加速倒逼医改?我觉得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性,只不过现阶段还为时过早。只有在这个领域的找到盈利模式,盘子才会越做越大,才能形成不可违逆的趋势突破公立医院垄断的瓶颈。

by 周郁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