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营医院

(2011-05-26 16:47:14)
标签:

杂谈

医疗改革沸沸扬扬这么些年,大的问题基本没怎么解决。这主要与医疗改革的不彻底有关。同时,在放开的领域又给予民营医院不合理不公正的政策对待,使得原本可以舒缓医疗资源紧缺的民营医院的力量发挥不出来,这就更毋庸说对整体的医疗资源分配起到有效作用了。 
我们不难观察到,很多民营医院都会做一些特色门诊,比如妇科疾病、泌尿科、中医、不孕不育、整形整容等等。民营医院可根据病人需求和医疗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服务项目和服务价格,让病人得到更好的服务和更多的实惠。这些服务项目的针对性较强,符合市场需求,与大型综合公立医院错开服务内容,也可抢占到一部分的市场份额。 
另外大多数的民营医院不被纳入医保定点,这就使得公立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无法得到改变。而为求生存,在医保范围之外的服务项目成了民营医院主要营利来源,这也是夹缝中求生存的艰难之举。 
不过有人对民营医院的设备吹毛求疵,连一台MRI都没有,可想其医疗水平如何如何。实际上,外行根本不知道民营医疗机构在购买设备时受到的限制。比如购买心脏入介治疗设备时是通过地方卫生管理部门批准的,突然国家一个命令只有三甲医院才能执行心脏入介治疗。民营医疗机构购买的几百万和上千万的入介治疗设备损失谁来给以补偿?光这一条,就卡死了不少民营医院向大型综合性医院发展之路。尤其是对辐射源的设备,控制的非常严格,还须得到环保局的批示。如果把这些限制放开,以民间资本的融合及资源整合的能力,要想发展成综合医院是不成难事的。 
有了物质资本之外,不可或缺的还有人力资本。其实很多民营医院的投资者都有医疗背景,甚至是医学专家或学者把自己的技术拿出来投资,进行二次创业。2011年沪上公立三甲医院整形医生集体辞职组建上海百达丽医疗美容机构。还有上海沃德医疗中心的老板本身就是一个专业医学领域的美籍华人。这种医院的特点是一个科技型的专科医院。医院是以人为本的,医院的骨干往往是把自己的利益和医院的发展捆绑在一起的。技术人员或者骨干能够创造价值,就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这些医生为什么会集体辞职出来创业?其实,由于公立医院的人事制度,使得每个医生的职业发展受到限制,甚至扼杀了医生的潜能。世界上只有我国的医生行动权属定位是医院管辖,全世界的医生行动权属是自己管辖。国家对医务人员权属定位相关政策有问题,还是沿用了计划分配的模式。 
公立医院新近招聘的医学院校毕业生没有证书,却可以先培养,再取得执业资格。民营医院的医生如果没有医师执业证书,就是“非法行医”。这就是为什么你看到民营医院都有专家头衔的医师挂牌,有些专家更是挂牌好几处民营医院。实际上他根本是忙不过来的,每家医院可能一个礼拜只去一次。“民营医院缺乏好医生,公立医院医生走穴忙”的现象如此普遍。 
同样,这种苛责的条件,让民营医院无法为医学院学生提供一个实习岗位,从企业角度来说,这是断绝了民营医院培养自己的人才,只能靠到处挖人。 
民营医院做的是长线投资,需要10年以才能有真正的回收。许多民营医院在取得执业登记后,并不会马上进行经营,往往要花上两年的时间才能进行运作。医院需要有自己的不动产,医院用房是不可以租赁的,医疗成本被房屋租赁费用拖累的居高不下。相对来说公立医院有财政拨款和政府拨地,而民营没有这样的实惠。 
再者,民营医院参加医保的医疗收入和公立医院医保的医疗收入税收不平等。公立医院参加医保不存在税收问题,而民营医院医保的医疗收入要上营业税,要求承担与一般企业相同的税率、税种、税费,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税款使医院收不抵税影响民营医院的正常生存。 
如果我们的政策制度能够做到最起码的公平、公正,那么我们民间也可以培养一批以高新医疗技术为主的民营医疗机构。如心脏介入治疗、肿瘤介入治疗、外科微创治疗、糖尿病基因治疗、白血病生化药物治疗、神经内科康复治疗等,培养一批高新技术民营医疗机构。如果同时放开社区基层的医疗准入,涵养三至五年,我们将会看到医疗行业的巨大改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