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0个博物馆向你揭示一个--藏着的中国收藏知识张京梅

(2018-01-28 14:55:02)
标签:

文化

收藏知识     张京梅

 

             100个博物馆向你揭示一个--藏着的中国


 

 

http://s4/bmiddle/001PSmvxzy7hJftv0Gv03&690


 

   关于中国,身在其中的我们究竟知道些什么,以文字记载历史至少有几千年了,而且历代都有史官和私人从事修撰史书的工程,《二十四史》和数量可观的野史笔记以及其他的种种文献,大概需要我们花费一生甚至更多的光阴去读。

    近代以来,考古学发现,地下实物的大量发现和出土与地上实(如建筑)一起,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认识历史的方式,我们换了一种眼光来看待历史,如果说一般的正史仅是帝王将相的家谱和征伐杀戮的记录,那么民间的记载则多多少少增加了一些感性和真诚,而重见天日的出土文物则在细节上补充和完善了纸上中国的方方面面----

    对于中国,我们把握它基本轮廓的同时,也深入到它丰富的细枝末节之中。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仍旧无法接近其中的真相,历史本来是什么样子?真正的中国到底是怎么样的?

    因为事物并不存在人为强加的秩序,历史只不过是一种记忆,一个不怎么可靠的记忆,它是对过去的一种不断的有意无意的虚构和伪撰,个人以自身的方式认知世界,创造一部历史。而事物或者文献本身不吐露任何东西,它不会说话,说话的是历史,它在这些文献所叙述的事情的基础上----

     有时是只言片语----重建这曾经是文献的来源,而今天却远远地消失在文献背后的过去。

     人们是喜欢收藏的动物,这或许缘于人类对自身从何处来有将归向何处的问话和思考。永恒的疑问和困惑,使我们珍惜同过去千丝万缕的联系,对自己历尽苍桑的身世始终无法释怀。我们将过去的点点滴滴保存下来直到这个世界充满了博物馆和垃圾。我们在博物馆的展厅中徜徉和慨叹,或者在垃圾中寻寻觅觅,尝试着发现和重建隐藏在物质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在物与物之间找到一种精神和血脉。

  《藏着的中国》(余秋雨主编),在中国1800多个博物馆中,选取100个有代表性的,这100个博物馆涉及的内容,几乎涵概了古代中国生活中所有的重要的主题。文字版大体延续了电视片集解说词的风格,这种言说方式虽然不太适合阅读,但却比较自由,能够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深入历史幽微曲折的褶皱和夹缝之中,让我们看到一个个逝去时代的背影。细节上带有趣味的选择和描述,宏观上的关照和概括、细腻的人生感悟、沉重的历史意识----

    这一切,为我们形象地再现了一个藏着的中国。

    因此这本书不仅仅是博物馆指南,它同时也是一张地图,等高线标记的是人类心灵所达到的高度,它给出的是在历史和文化的谜宫中摸索前行的必不可少的索引。借助这本书,我们可以从头打量古老的中国,或者是这中国的古老。

    正如这本书的作者想说明的,其实中国一直在这里,她就隐藏在这块土地上的每一个角落,在琐碎而平庸的日常社会生活里,在一年的每一分钟里,在你我的言行举止之间,每一次呼吸和睡眠,行走和思想,断断续续的欢乐或者经久的疼痛和苦----

     它活在我们的身体当中,像骨和血,一日三餐的吃喝,像汉语的节奏或者快感以及构成这些的千锤百炼的词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