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水期三江口影响大型船舶航行

标签:
三江口城陵矶港枯水 |
长江流域干旱具有周期性。据15世纪至20世纪500多年历史资料统计,长江流域特大干旱事件平均每7至8年发生一次。中下游极端干旱发生频率高于上游,约23~27年一次,上游约65年一次。从发生时间看,最常见的是夏秋季连旱,其次是春夏连旱。
今年的旱情主要是周期性的拉尼娜现象造成的。北半球入夏以来,大气环流异常,欧亚大陆高温少雨,长江流域雨季短,副热带高压长期受控在川东长江上游,从重庆到中下游,是陆上台风深入、台风少等综合因素造成的。
受高温少雨的天气影响,目前长江干流及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位较常年同期偏低4.85至6.13米,沙市以下江段及两湖水位为历史同期最低,洞庭湖和鄱阳湖水面面积较6月缩小四分之三。其中,8月4日,鄱阳湖水位低于枯水位,创下1951年有记录以来最早进入枯水期的纪录。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6省(市)耕地受旱面积1232万亩,83万人、16万头大牲畜因旱供水受到影响。
洞庭湖与长江交汇处三江口水位下降书法显著,位于三江口的城陵矶港,其岸壁式深水码头(原外贸码头)都已经影响大型船舶靠泊。其三江口已经成为较窄的漕口。大型船舶不得不减载航行。
10号码头和远处的11号码头,此处看三江口,水面十分狭窄
原外贸码头水深已经无法靠泊大型货轮,大都已减载

从4号码头往上看,水面更加狭窄,粮库码头所有桩基都已露出水面
10号临时码头因采用渡船横向布置,外面水深尚可

散货码头(原外贸码头)减载靠泊的货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