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61 - 81章 北京育灵童版本 文本及音频朗诵

(2011-03-11 14:54:13)
标签:

道德经

老子

北京育灵童

文化

国学

分类: 國學經典系列

《道德经》北京育灵童版本

 

《道德经》61- 81章

 

 

《老子》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

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老子》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

故为天下贵。

 

《老子》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於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老子》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

然后乃至大顺。

 

《老子》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老子》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老子》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老子》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老子》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

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老子》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老子》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是以圣人尤难之。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老子》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

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

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老子》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老子》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高者仰之,下者举之;

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

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老子》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老子》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子》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