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观南京明孝陵

(2023-09-18 06:51:34)
  2000年我第一次去了南京,参观中山陵,而经过中山陵时,葱茏的梧桐树边,就可看见一座古老的城门,后来我才知道,那是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陵寝。
  之后多次去南京,也没能够的明孝陵一游,尽管我到过安徽凤阳参观过朱元璋父母的陵墓。这一次,我决定去看看。
  兔年初秋,南京阴雨绵绵,中午过后,天气放晴。笔者从3号门进去,先是在门内吃了一个盒饭,然后开始参观。一条松柏森森的翁仲神道,门是左右两条白石望柱,高6米多,其上雕刻着许多云龙纹,一对高约4米的文武石头塑像分立两边,文臣手持朝笏,武将手持金盾,样貌慈祥。塑像过几十米又有一对,显得庄严肃穆。
  过了神道,就是孝陵正门,过了小桥,沿着石块镶嵌的道路,第一道门,名叫文武方门,红墙黄瓦,有5个朱门洞,檐下有一匾,上书:“文武方门”,东西两侧配有神厨、神库、宰牲、井亭等雕塑。
  再进去,就是享殿。享殿是孝陵的主要建筑,当年马皇后逝世后,朱元璋先是把陵寝做好,然后做了享殿。在明代,此殿曾毁于战火,但台基上镶嵌的汉白玉须弥座还在,还有踏垛、浮雕石等遗物,直至清朝修复。但里面却没有供奉朱元璋及马皇后神位,而是一张张明孝陵史料介绍。
  碑殿在享殿之后,最有看点的,是清朝康熙皇帝的御书:“治隆唐宋”碑,四个鎏金大字格外醒目,由当时的“江宁织造”郎中曹寅刻立,碑高约4米,是康熙皇帝第三次下江南时谒陵时写的。按理说,明清是死对头,一个新皇帝去拜一个旧皇帝,可见康熙皇帝此举是收买人心,或者说具有弥合裂痕,民族融合的智慧和胸怀。碑的左右,还有乾隆题书碑各一块。
  再进去,就是方城和明楼,这也是整个陵园的最高建筑,也是最为雄伟的建筑,中间门的一条向上的通道,略显阴暗,有54级台阶,上了台阶,就是宝顶,一座高大树木的树林,近似圆形的400米宽大土丘,也只有空中才能看到全貌,这就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陵寝。
  上了明楼,据说楼下有直达陵寝的地宫通道,就好像北京十三陵一样,可惜没有开发开放。明楼为重檐黄瓦屋顶建筑,共有6层,前高16米,后高8米,南北长39米,宽18米,楼下方城两边八字形,墙砖角花雕刻镶嵌在墙上,十分豪华亮丽。而城墙下的墙砖,墙砖间居然钙化成白色柱子,可见年代之久远。还有城墙前有一个大水潭,这是陵寝的排水系统,明代时就有排水系统,凸显了古代先民的智慧。
  参观明孝陵,与其说是看帝王之陵,倒不如说是参观古代精美建筑,明孝陵是一个好去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