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空回一趟老家,再次登上巽(xun)塔,老城人叫矮塔。俯瞰老城风光,只见四面群山逶迤而来,蜿蜒的京九铁路像条巨龙腾飞。老城河——东江水之源从塔下缓缓流过,古老的城门,在朝阳映照下,依稀可见,透露出些许过去的霸气和威严。而更多的是农家,小楼星星点点,错落有致。
山野的风,吹开了我的衣襟,凉爽清新。鲜红的“火柴果”发出幽幽的芳香,枫叶暗红干燥,勾起了我少年时的深切记忆。
当年,矮塔下的茶树不见了?记得上中学时,同学们一学期中,总是有一天上来摘茶叶。老师告诉我们,什么叫一芽一叶,什么叫“老茶婆”。到了清明前后,茶树蓬勃向上,鲜嫩的叶子青翠欲滴,摘下一叶,放在嘴里细嚼,先是苦味,其后则甘。
这座小城,上世纪三十年代前,一直是定南县的行政中心,明清时,因鱼塘种有莲花称之为“莲塘城”,知县在这里办公,因希望稳定江西最南端取名为“定南”,明朝以来,此名一直延续至今。
当年我懂点事的时候,奶奶带我从十里路的上洲村来老城“赴墟”,总喜欢在城墙边热闹拥挤的石板街逛。那时虽然县城早已迁走,可是老城街,依然是江西广东两省交界处的商品集散地,街上人流如鲫,熙熙攘攘,食肆林立,炸“豆腐辣”、“铁勺板”的香味诱人,讨价还价声,流动货郎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上中学时,我亲眼看见古城城墙砖被拆走,说是建医院,一块15斤重的城墙砖,就像蚂蚁搬家一样,活生生地把一条好好的城墙拆毁,这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一件事情啊。后来,听说堂皇华丽的孔庙也拆了,古老的明代城墙,被折腾的面目全非,现在来看,真是惨不忍睹!
老城,留给了我太多的记忆,毕竟,这是我求学的地方,是我人生的起点。当年求学时的艰辛,特别是一个星期生活的大米,约为4筒(4市斤),母亲用竹筒量米(客家话叫倒米)时,食指还凹起刮过去,没办法,穷就是这样啊。一周的菜就是一个奶粉瓶的腌酸菜(搽菜),或者豆叶干,或者剁青辣椒。身上有补了又补的裤子,脚趾处穿洞的解放鞋,这让我一直耿耿于怀,直到如今。
老城,古老的雄风随着城墙的被毁,孔庙的被拆而不复存在,留下的东南西北四个城门也显得孤寂、冷落。矮塔下的定河水——这个东江之源之一,水量也逐渐变小。随着公共资源向县城的高度集中,偏于一隅的老城便门庭冷落车马稀,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此起披伏的热闹情景也多年未见。据说民间及市县的一些官员、企业家曾议论过恢复老城旧貌,恢复江西之南“第一古县衙”风貌,也因资金拆迁等问题而不了了之。
走下矮塔,我思绪万千,五味杂陈。我在想,古老的小城什么时候恢复其过去的风貌?我固执地认为,这个愿望也许能够实现,这是因为,珍珠,就是一时埋藏或有污损,却怎么也难遮掩它的明亮,到了一定时候,一定会重新发光的,我相信。。。。。。
http://s6/mw690/001PRw8lgy6NHmHe1VPc5&690
老城巽塔,建于明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