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2013-01-01 10:33:32)
标签:
杂谈 |
分类: 2012秋-2013春事关教学一年级 |
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班级实际情况
大部分学生在本学期中都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但两班都有个别学生因学习行为习惯问题而使他们的学习有较大的困难,特别是计算比较差,十以内的数都要通过数手指来完成,二十以内的进位加法对他们来说就更束手无策了。还有部分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做完题检查的习惯很少。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
难点:1、加减混合的看图列式用数学、钟面的认识。
2、分清数位与计数单位;
3、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与速度。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1、把本学期的内容进行整理分类,以典型题为例进行有针对性讲解,并出相应的练习进行巩固。
2、认真备好每一节复习课,上好每一节课,做到课课有反思。
根据本班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措施:
1、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
2、采用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加强对10以内口算加减法的练习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练习。
4、加强对中下等生进行个别辅导
七、复习课时安排:
时间 |
单元 |
复习 内容 |
复习要点 |
课时 |
1月8日 |
第 一 二 单 元 |
数一数 比一比
|
1.通过复习熟练掌握数数的方法。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感知“长”、 |
3 |
1月9日 |
第 三 至 六 单 元 |
1-10认识和加减法 |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数出1~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1~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3.通过复习 |
3 |
1月10日 |
第 四 单 元 |
认识物体 和图形
|
1.通过复习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使学生形成进一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
2 |
1月11日 |
第 五 单 元 |
分类
|
1.通过复习能掌握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
2 |
1月12日 |
第 七 单 元 |
11~20各数的认识
|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2.使学生掌握“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
2 |
1月15日 |
第 八 单 元 |
认识钟表
|
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2.使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
2 |
1月16日 |
第 九 单 元 |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熟练地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3 |
1月17-18日 |
综合练习 |
试卷检测 |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