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按摩(一)胆经 (二)肝经

(2012-08-22 10:10:34)
标签:

转载

分类: 健康
人浮一世,应该好好尊重我们身体这座神庙呀。

按摩(一)胆经 http://img.bimg.126.net/photo/G11bxfc7261Pp8CxOCu5iw==/1471551178243796785.gif(二)肝经" /> 
http://img.bimg.126.net/photo/G11bxfc7261Pp8CxOCu5iw==/1471551178243796785.gif(二)肝经" /> 
使用穴位的手法
1、点按:找到穴位后,用手指肚儿使劲儿往下按压。 
  2、揉法:手指按住穴位做回旋转动,就是原地转圈。要注意的是,一直要有向下压的力,让力量透下去。除了用手指,还可以用手掌,掌根,可以根据身体的不同部位选择。 
  3、敲打:攥起拳头,轻重随意,沿着经络走行的线来回敲打 
  4、推法:稍使劲,用手掌或者手指沿着经络移动,腿上的经要由上向下推,胳膊上的经要由下向上推。 
  5、灸法:灸法要借用一种中药——艾草,把艾条点燃悬放在穴位上,或者沿着经络来回移动,艾条与皮肤的距离因人而异,以皮肤有温热的感觉为好。还可以在穴位于上放一块硬币大小的生姜片,放一撮艾绒在上面点燃,这又叫“隔姜灸” 
   6、按摩一定要找准经络,穴位找不准慢慢来,离穴不离经就行。
  7、痛点不明显的经络和穴位按摩效果差,就像风筝线断了或半路打结了,要多按摩敏感的穴位。
   8、敲打和按摩的作用是相似的,可以替代使用(例如敲打胆经和胃经)。

胆经—排解积虑的通道
http://s14/middle/8f3fcd18nad7d26b5154d&690(二)肝经" TITLE="[转载]按摩(一)胆经 (二)肝经" />


胆经的穴位不仅特别多,有44个,而且还是我们学习中医的一条重点经络,它对人的健康状况来说太重要了,使用得当就会立竿见影。而通过剌激胆经,我们也可以马上了解经络穴位的很多神奇妙用,从而增强我们“求医不如求己”的信心。 
  说到胆经,先得说一下胆。如果胆有了问题,通常就是胆汁上溢,那早上起来一般会嘴苦。有的人面色看起来好像蒙有一层尘土,这就是胆经堵塞了;经常偏头痛、坐骨神经痛或乳线方面有问题,都是胆经有了毛病;另外,妇科疾病都是胆经所主。有的人一会儿冷一会儿热,也是胆经不调造成的;有的人心里有愁苦的事,经常需要叹气才能缓解;还有的人经常两肋疼痛,这些都是与胆经淤堵有关。 
  这些症状怎么去治呢?大家要记住:“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看胆经的循行位置,它循行到那里,就治那里的病。 
  胆经可以治偏头痛、颈椎病、肩膀痛、乳线糸统疾病、两肋痛。 
另外,股骨头有问题、坐骨神经痛、膝关节尤其是外侧老痛、腿经常抽筋、脚外踝经常扭伤,都是胆经不通造成的。还有,耳聋、耳鸣的位置也是在胆经的循行路线上,胆经也能治。 
  具体说: 
    1、治各种眼疾、祛鱼尾纹:按揉瞳子髎穴 
    2、治耳聋、耳鸣、面瘫:点按听会穴 
    3、治头晕目眩:揉悬颅穴、悬厘穴 
    4、治消化不良、酒后头痛、肚子不舒服:按揉率谷穴 
    5、治熬夜、失眠造成的白发:揉浮白穴 
    6、治各种风症:多揉风池穴 
    7、治痛症、乳线疾病、淋巴结核:按揉肩井穴 
    8、治乳线增生、肋间神经痛、腋窝出汗:多揉渊腋穴 
    9、养筋护肝、行气化淤:揉辄筋穴 
    10、有胆囊炎、胆结石:多抒日月穴、敲打中渎穴 
    11、治高血压、水肿、静脉曲张:多敲环跳穴 
    12、治风症、失眠、、腰酸、腰胀痛:风市穴 
    13治膝盖痛:敲敲膝阳关 
    14、治抽筋、扭筋、月经不调、岔气、肝胆有郁气:拨动阳陵泉穴 
    15、治嗓子红肿、咽喉肿痛、牙痛、眼睛发红等上火之症:揉丘虚穴 
    16、眼病、慢性头痛:揉光明穴 
    17、头疼、乳线疼等胆经循行线上的急症:点按阳交穴、外丘穴 
    18、头痛、腰痛、颈椎病、关节炎等与骨头有关的疾病:揉悬钟穴 
    19、减肥、治前列线疾患、便秘、偏头痛、乳线增生、妇科病:斜推腹、敲带脉

 

肝经 —不离不弃地伴随你一生
http://s1/middle/8f3fcd18nad7d2bc0ed90&690(二)肝经" TITLE="[转载]按摩(一)胆经 (二)肝经" />


肝经的穴位比较少,就14个,有很多还根本不好找。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没必要用那么多,一般能使用其中四五个,就对身体非常有好处了。 
    肝经一般不太容易找准确,这里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做个劈叉动作,用4个手指去摸大腿根,有一根硬筋,顺着硬筋往下走就是肝经了。 
    肝经上的穴位,有的可以一带而过,了解一下名称即可,有的则需要每天反反复复地揣摩、深思。因为,有的穴位会像你最亲的人一样,不离不弃地伴随你一生。 
    具体是: 
    1、治崩漏、月经过多等出血症:艾灸大敦穴。 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 
    2、出现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心火旺的症状:揉行间穴, 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 
    3、排毒:揉太冲穴。 太冲穴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 
    4、治慢性肝病、肝功能弱等肝病和月经不调:揉三阴交穴。 三阴交是脾经的穴,但是肝经也从这儿通过。为什么叫三阴交呢?因为三条阴经都从这儿通过。 
    5、治瘙痒、痛经、调和肝胆上的病:揉蠡沟穴。 蠡沟穴正好在骨头上,在骨头的正面上,揉到骨头就揉对了。 
    6、疏通淤塞气血:揉阴包穴。 阴包穴是肝经的一个要穴。有好多人揉了很长时间太冲穴没什么感觉,是什么原因呢?是气血在阴包穴堵住了,没到下面去。所以先要把阴包穴揉开,气血才能抵达太冲穴。 
    7、治急性肋骨痛、急性肝区痛、急性眼睛胀痛:按揉中都穴。中都穴是郄穴,郄穴是专治急性病的。 
    8、治肝肾阴虚、祛湿热:揉曲泉穴(杞菊地黄丸与二妙丸的综合体)。 
    9、总调五脏六腑:揉章门穴。章门是脏之会,五脏的气血在肝经章门穴会聚,所以一揉章门穴,五脏的功能都能得到调节。当你不知道五脏该如何调节的时候,就先揉章门穴调节肝脏。把肝脏调节顺了,五脏的功能就都增强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