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唐代诗歌讲演稿(湖北武汉)
《
从小学到高中我想大家应该都学了也接触到了很多唐诗,现在很多的小朋友也都知道唐诗三百首,虽然不知道诗的意思可也能够背诵一两首。所以一说起唐代,我们立即就会想到唐诗。可以说唐诗是中国诗坛上的珠穆朗玛峰,在小农社会里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是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如美丽而不可得又恒久闪烁的星星。唐诗,是中国诗坛的长江,广阔的流域面积灌溉着中华民族的国土,滋润着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有唐诗的精魂,都向往追求诗意的生活,这便是在我们生命里无法抹去的有关唐诗的印记。
据统计,全部唐诗,有作者三千六百多人,诗歌总计三万五千多首。而且由于唐代刻板印刷术刚刚发明,印书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有谁知道有多少诗歌流失了。盛唐重要诗人王之涣,据史书记载生前作诗千余首,可最后就只剩下了六首诗。那么整个唐诗流失的数字又有谁能统计的出来了?那些流失的文化瑰宝无疑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巨大损失。
请大家欣赏一下这幅作品,这是我校王萌同学的书法作品,这幅作品就很好的展现了唐诗与传统书法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更能体会到诗歌所传递的无法比拟的美的讯息。
好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唐代诗歌的盛行状况吧!
在唐代,连政治、哲学都透着诗歌的芬芳,是典型的诗歌时代,不仅诗人多,而且还挺走着一支令人肃然起敬的巨人队伍,像众所周知的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等等。正验证“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样的诗句。这一个接一个登场的巨匠,确实令人敬仰。宋朝以后的诗人创作的时候,都极力想跳进他们的磁场却无从着手,或是想极力跳出他们的磁场却又无能为力。所以说这就是为什么之后唐诗虽然成功转型(如宋词元曲等形式)可是再也没有之前的盛况的原因了。
唐诗代表了登峰造极的文学高度,可能大家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了,为什么诗歌就能在唐代如此盛行而在其它的朝代就暗淡无光了,原因是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吧,下面那位同学能够发表一下您的高见与大家一起分享呢?
唐代实行科举,进士尤其受到重视。考进士要考诗赋,诗作得好就有飞黄腾达的可能,反观我们自己,读书也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吧,其实我们也是有很强的功利心的,也是希望通过学习能够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能有更好的物质享受的,试想当时的读书人谁不想到这个擂台上一试身手。流风所及,连和尚、道士、妓女等有些文化修养的人,都敢大大方方站出来赋诗一首,有不少人甚至还留有诗集你说它怎么可能不盛行了。我个人认为唐代诗歌之所以能够盛行最重要的原因便在于全民参与。
上面我们对唐代诗歌发展的整体状况有了相应的了解,很自然就需要对唐代诗歌发展的历史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吧,一起走进唐代诗歌发展的历史
于是为初唐带来清新诗风的陈子昂来了,像巨人一样挺立在幽州台上,面对着无限的时间与无限的空间,如春雷炸响一样唱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多么悲壮的歌声,像从历史的深处腾出,不仅一声就唤醒了永远辉煌的盛唐诗,而且直到今天仍在中华大地上产出审美的冲击波。
我想我们也不能忽视悲壮高歌,爱国爱民,不畏惧死亡的边塞诗人,正是他们在漫天黄沙中潜行,才有了别样的风味边塞风情图,值得缅怀吧!
于是那一群气势磅礴的边塞诗人来了,他们是盛唐的仪仗队,展示盛唐的国威,王昌龄来了,高唱战地进行曲“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于是高适来了,他的千古绝唱《燕歌行》如钱塘江潮一样而来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于是嶔参来了,这个渴望建功立业的诗人满怀激情高唱“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这群边塞诗人,或歌颂在保家卫国的战争中一往无前的昂扬斗志,或诉说战争的艰苦和残酷,都那么英姿飒爽,气势好人,因为他们是盛唐的诗人,盛唐诗坛的风云人物,喷发的是永远震撼人心的边塞英雄交响曲。
听完这首气势磅礴的《蜀道难》,我想大家应该知道我接下来要讲到的这位诗人吧。
诗仙太白
终于李白来了,他配合了时代的最强音以惊动千古的气势唱出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是巨人的昂首天外,用目光提起黄河滚滚狂涛向海里倾倒时才能找到的感觉。又正是引天长啸“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超级巨人,把盛唐精神上推上了照耀千古的最高峰。
没有李白的浪漫气质,没有李白的放荡不羁,有的是忧国忧民的情思,有的是沉郁的忧思难忘,有的是担当大义的凛然。同样一片天空,一道血红的光亮划过,震撼了迷梦中沉睡的人们。
然而,盛极一时的唐王朝终于酿出了“安史之乱”这一场延续了八年的战争,把盛唐的气象一下子扫得七零八落。于是杜甫颜色憔悴地走出来了。但这个悲天悯人的诗人,虽然到“安史之乱”爆发那年已经四十四岁,但他唱不出盛唐的理想主义,唱不出盛唐的浪漫气质,他用嘶哑的喉咙唱出的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一片中唐的血泪史,是目睹盛唐气象破灭的悲哀。
绝唱,绝唱在想要突破的无望,绝唱在时代终结的陌路上,没有老泪纵横,奄奄一息也不忘最后一搏。
于是韩愈来了,这个个性极强,想把盛唐气象召唤回来以重新振作起自信的诗人,开创了一个奇崛惊人的诗派。他大声疾呼,用诗一样的语言喊出了“物不得其平则鸣”的千古名句。显示出他想用地震般的勇力撼动沉寂久了的心灵。想要赢取诗歌的第二个也是永久的春天,但听到的只是极少的回应而不是全部的世界,一个时代就这个成为了历史,人们极其想要回味的历史。
唐诗的衰败留给我们太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但无疑它是伴随着一个朝代的衰败而落寞的,。
一个国家文学欠发达是一种审美情趣的丧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极大缺陷。但文学气息过于浓郁,势必会导致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弥漫,使整个民族脱离实际。不受理智控制,必然会导致整个社会的无序发展。社会矛盾也会随之激化,动乱随时潜伏。盛唐的衰败便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历史问题。
让我们沉静下来好好反思一下这个问题,怎样处理好文学(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之间的关系?
列车到站了,可我们的思绪却不能平复,我们回顾昨天是为了反观今天,从昨天的成功与失败,欢笑与泪水来畅想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可是在现实面前我们不得好好的反思,一味的抱怨沉沦是没有明天的,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现状并切实的着手尽可能多做些改变。
我先谈谈我个人对现今诗歌发展的一些陋见,然后大家可以自由的发表一下你们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诗歌发展的现状依照本人肤浅的认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似懂非懂---一部分对诗歌的理解非常的片面也很形式化,把诗歌当成是一个可以满足虚荣愚弄他人的工具。单纯地认为以简短的独立的句子成行的表现形式既是诗歌,同时大量的粗制滥造,缺乏真情实感,也没有体现诗歌的精神实质。
缺乏创新---不仅仅是表现形式缺乏创新,内容也显得陈旧没有新意,不能激发读者的联想,枯燥乏味容易使人厌倦。
人才出现断层---虽然对诗歌的热爱还是大有人在的,但整体水平不高,基本上没有可以引领诗歌改革及更好的促进诗歌发展的领军人物。
受到冷落---不被文化界重视,没有更好的融入主流文化,教育投入力度不够。
我们不可能改变体制,我们可以影响的范围非常有限,所以我们能够做好的是自己对诗歌那份纯洁的热爱,让她融进血液陪伴我们走过一生。
我个人的诗歌创作体会,一个延续了八年并将一直延续终身的追求。先看看我这边习作,然后给大家讲这首现代诗歌是如何成型的。
睡后又醒来
安静在长时间的喧嚣后
是世界睡去了
布满了利益编织的网
是人心腐臭了
阳光穿透得了空气
穿不透你红砖瓦房
有一个逃离的身影
没有哭泣 只有痴笑
有一双长满老茧的手
直伸到了多么远古的年代
这首诗是写在有一天的深夜,因为太累了那天很早就入睡了,可后来不知怎么的又醒了,这时窗外面的世界已经沉睡,只有路灯的细微光亮,没有虫鸣鸟叫,没有点点星光,有的只是寒风吹过的轻音。所以就开始思考一些对我而言的根本问题,虽然近来很忙,可是忙着许多在我看来毫无意义的事情,内心的空虚便不时袭来,让我无法躲闪。即便知道自己是在很诚恳的融入现实生活,可总感觉人与人之间有无法逾越的鸿沟,有一堵墙,没有真实可言。很多人都在自己的利益世界里迷失,变得异常冷漠无情。我很想选择逃离,我的影子甚至想逃离我疲惫的身躯,可我又是坚强的,因为我的信念支撑着意志,意志支配着我的身体,不允许懦弱,不允许倒下。我在内心里狠狠的笑,不知是笑自己的无知还是现实的不美好。但我终究还是站立着。渴望,渴望回归心灵淳朴善良的年代,即使我已经略显沧桑,可还是渴望,一刻不住的渴望。
我没有别的更好的抒发情感的途径了,所有我只能对我最倾心的诗歌倾诉了,她也一直如此默默承受着。
该到最后一个环节了,写诗是一种历练,欣赏诗是一种极高雅的情趣,同时这也是我们写出更高水平诗歌的基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于我们从事诗歌创作同样是适用的。还是一己之见,希望大家只做个参考。诗歌鉴赏的几点认识(技巧及体会)
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非常重要)
了解诗人主要的人生经历
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及创作的主要领域
具备基本的文学素养(储备必要的文学常识)
融入个人的感情和生活体悟与诗人创作心理对接
大胆猜想并积极发挥想象(在内心中实现诗歌场景再现)
丰富阅历(主要是指大量欣赏)进行必要的对比学习
今天的旅程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谢谢大家,期待文学进入你的生命,写作成为你的习惯。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兴趣爱好,更是为了整个民族的文学复兴。再次感谢!!!
历史上的今天
热度
在LOFTER的更多文章
中国唐代诗歌讲演稿(湖北武汉)
\r\n
《
从小学到高中我想大家应该都学了也接触到了很多唐诗,现在很多的小朋友也都知道唐诗三百首,虽然不知道诗的意思可也能够背诵一两首。所以一说起唐代,我们立即就会想到唐诗。可以说唐诗是中国诗坛上的珠穆朗玛峰,在小农社会里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是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如美丽而不可得又恒久闪烁的星星。唐诗,是中国诗坛的长江,广阔
',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17589582200901265239781',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type:0, modifyTime:0, publishTime:1231757559781, permalink:'blog/static/17589582200901265239781', commentCount:3, mainCommentCount:3, recommendCount:1,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vote:{},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mcon:'', srk:-1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书籍评论,电影评论,明星评传,娱乐现象分析,朗读者-小民娱乐精神交流社区。', hmcon:'1',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