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车轩杂谈】为何不控制下跌的祸首?

(2014-01-06 11:58:43)
标签:

股票

周一,受新股IPO本周正式开闸等利空消息影响,上证指数小幅低开。上证指数以2078.68点开盘,小幅低开5个点。午间收盘,上证指数报2043.01点,下跌40.13点,跌幅1.93%,沪市半日成交413.9亿,两市资金半日净流出64.5091亿

  2013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经历前期连续下跌的中国股市终于顽强收红,上证指数以0.88%的涨幅收于2115.98点,但相比去年底2269.13点的收盘价,全年跌幅达6.57%,这也成为了A股从2008年走熊以来的第六个年头。

  2014年一开盘,上证指数不但开门黑,而且连续三个交易日重创,并逼近2000点整数大关,而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新股重启。

  新年伊始,新股发行正式开闸,证监会表示,2014年1月,将有约50家公司陆续登陆A股市场,其中主要是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根据目前已获得新股发行批文相关公司的公告,最早将有公司于1月8日起进行网上申购。

 2013年的最后一天,当我武生物等5家公司同时公布招股书时,市场各方对于此前证监会做出的1月份将有50家公司陆续上市的表态,或多或少表现出了疑虑。但是随着招股书的集中发布,投资者才意识到,堪称史上最猛的IPO浪潮已经来袭。在本周“8连发”之后,另有18家公司将在下周密集发行。 

  2013年12月31日的凌晨,五家早已过会的公司先后披露了招股书,正式宣告新一轮IPO的开闸。与此同时,这批公司在半夜发布招股书,也引发了市场各方“一天也不能等”的讨论。在接下来的两天中,不断有公司披露招股书;市场对预期的IPO平稳开闸有了一丝惊慌,直接导致上周五市场大跌。

  然而就在市场各方还在忙于研究即将在本周先后发行的八只新股、制定打新策略时,昨日(1月5日)晚间多家公司同时披露招股书,让投资者开始有点应接不暇。

  截止目前,已经披露发行计划,将在本月发行的公司数量已经达到26家。证监会此前关于1月份将有50家公司陆续上市的表态,已经“完成”过半,本月50家公司上市已经是大概率事件。

  本轮新股发行的纪录,类似单周“八连发”的频率,在A股历史上都颇为罕见。然而从排队上市的公司数量来看,这可能还只是热身。

  从已披露招股书看,自13日到18日,也就是下一周,即将发行的新股达到18只,已经毫无悬念的超越了2012年3月,单周10只新股发行的纪录。

  需要注意的是,这还仅仅是截至1月5日23时的数据,不排除还有公司会加入下周发行的行列。如此高频率的新股发行已经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期,市场信心将受到严重打击。

  而根据历史经验看,在市场环境整体欠佳的环境下,IPO高位运行往往给大盘形成重压。比如2012年3月新股10连发后,大盘即大幅下挫,半个月内的跌幅一度逼近10%。

  我之前曾经预测,上证指数不到2500点以上,管理层是不会推出新股IPO,但目前上证指数只在2000点附近,管理层却仍然强行启动新股发行,由此可见一些所谓优质公司资金匮乏到了何种程度,管理层的这种行为与保护投资者利益背道而驰!

  我在前面的很多文章都提到上证指数要考验2000点整数关口,并在12月20日以《四大利空年前血洗股民!》为标题发表博文。

  我在该文中这样写道:“对于后势,我个人认为,大盘存在反抽的可能。但继续下跌可能性更大,特别是以上四大利空,很可能导致上证指数击穿2000点整数关口,并血洗散户钱包,希望散户朋友注意风险! 

  今天早盘上证指数最低2034点,离2000点整数关口只有一步之遥,下午预计还会出现跳水,如果还有人昧着良心说股市下跌与新股重启无关,那我真的无话可说!

  所有人都知道本轮下跌的罪魁祸首就是新股重启,那为什么不搞好节奏进行控制呢?内情就不是我等散户所能够弄得明白,我在此只希望那些有名气的所谓专家能够站在散户的立场,为惨遭血洗仍然在苦苦挣扎的散户呐喊!

  在此,我真心希望管理层能够呵护市场,真正从保护投资者的角度出发,为股市发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也希望那些屡遭血洗的散户朋友能够成长!

  有时没有时间更新博文,就会发微博,特别是我认为股市形势非常危险的时候,有兴趣的朋友请加关注。微博地址:http://weibo.com/1682150454/profile?from=profile&wvr=5&loc=tabprofil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