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受宏观经济或将继续探底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上证指数小幅低开7个点。盘中,上证指数大部分时间维持弱势震荡下跌态势,直至收盘前再现一波放量下行。
最终收盘,上证指数报2024.84点,下跌42.99点,跌幅2.08%,收长阴线。全天,上证指数最高2060.31点,最低2023.08点,最少下跌7个点,最多下跌44个点,震荡幅度37个点。
从成交量看,沪市全天成交539.6亿,而周三成交435.5亿,周二成交436.3亿,周一成交624.6亿,同比大幅放大104亿。
从资金流向看,周二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出57.6388亿,而周三主力资金小幅净流出4.2703亿,周二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出38.0162亿,周一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出59.1731亿。
上证指数周四放量大跌创下了43个月新低,并将之前维稳反弹的最后一点多方力量无情绞杀。周四的放量下跌让人感到更加可怕的是,这次大跌是在上证指数出现一次小型的孤岛技术形态之后。
这次的孤岛技术形态开始于9月7日跳空高开长阳反弹,结束于9月18日的一次小幅跳空低开后的下跌,而9月17日的一根中阴线更是凸显了技术形态的最终成型。
如果我们打开K线图就会发现,9月7日至9月17日之间上证指数的K线组合完美地成为了一个孤岛形态。这种形态往往意味着,在此期间集中了大量的套牢盘筹码。
这些套牢筹码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大盘跳空高开大涨后入场,而在后一个跳空低开下跌前未能及时离场,中间的筹码就形成了孤立的势头。
上证指数近年来最有威力的孤岛形态就是2008年4-5月形成的大孤岛。这个孤岛不但维持时间长,而且成交量明显放大。上证指数2009年单边上涨就是止步于该孤岛所在的区间,并就此开启了漫漫熊途。
一般来说,孤岛形态的形成往往是有触发因素的。本次孤岛形态的形成主要是市场对经济刺激政策和维稳期望提升后形成的,结果当市场最终发现这不过是一场镜花水月之后,悲剧就此产生。
而2008年那次,上证指数的大幅跳涨开始于印花税税率的下调,但当投资者发现市场在金融危机和企业盈利压力下,印花税税率下调也换不来大盘止跌,逃跑就成为必然。
这两次孤岛技术形态可谓都是集中了投资者的期望和失望,但由于本次孤岛维持的时间较短,堆积的成交量和套牢盘也不是很多,虽然不至于产生如2008年那样拥有强大的技术压力,但后市下跌或成为必然。
我个人认为,后市大盘在孤岛技术形态的制约下,上证指数不但会击穿2000点,而且很可能向1800点左右靠拢,也正是由于形成了孤岛技术形态,我才提出了1800点左右的下跌目标。
我还认为,上证指数在1800点左右或是安全建仓点位,而2000点在经历一系列博弈之后终将被空方击穿,今天最迟在下周一左右,2000点很可能就会被试探性击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