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上证指数五个交易日二阳三阴。其中,周一涨30.01个点,涨幅0.96%;周二跌24.51个点,跌幅0.78%;周三跌19.64个点,跌幅0.63%;周四涨32.38个点,涨幅1.04%;周五跌162.30个点,跌幅5.16%。
上周,上证指数开盘3140.40点,收盘2985.44点,下跌144.06点,跌幅4.60%,收中阴线。全周,上证指数最高3186.72点,最低2975.16点,震荡幅度211个点。
上周沪市总成交13573.08亿元,而前一周成交13165.31亿元,同比放大408亿。具体情况如下:上周五成交3034亿,上周四成交2903亿,上周三成交2516亿,上周二成交2503.32亿,上周一成交2616.72亿。
上周五上证指数暴跌162点之后,市场出现各种辟谣,包括加息和印花税。其实加息并非谣言,而是市场存在的强烈预期,这种预期自10月份CPI公布后就已存在,因此辟谣也难以打消这种预期。
据有关专家统计,2003年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历史上最宽松货币的时期。在这期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表述历经了“适度宽松、宽松、适度从紧、从紧”等多次变化,但每年央行都向市场注入大额净头寸,2006年为14500亿元,2007年为4700亿元,2008年更高达18600亿元,2009年是高达27500亿元。
今年1月-4月,货币当局曾经试图加力从市场回收流动性,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收头寸5880亿元,通过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冻结头寸9500亿元,对冲掉外汇占款增加额10903亿元,上半年央行从市场净回收流动性4477亿元。
但是,随着欧债危机加剧以及对国内经济所谓“二次探底”的担忧,央行三季度在公开市场净投放头寸9470亿元,加上6月19日“汇改”重启,外汇占款猛增1万亿元,在整个三季度,市场投放的净头寸增加1.9万亿元之巨。货币政策事实上重回极宽的轨道。
因此,“宽货币和紧信贷”的搭配使得资产泡沫失去了未来“软着陆”的前景,通胀会愈加严重。在宽货币终结外部条件出现前,中国式通胀将不可避免地演变成一种长期压力。
至于印花税传闻,更是市场的胡乱猜测,因为上周五是期货和股市一同暴跌,而且期市暴跌在前,能引发两市共振的因素,也只能是来自于紧缩政策的预期。所以,加息预期很可能会继续困扰市场相当长的时间。
在加息预期仍然无法消散的前提下,上证指数重回上升通道将显得困难重重,特别是中国的加息政策也将给本身就迷茫的经济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我个人认为,就算本周初会出现小幅反抽也宣告强势上涨周期的结束和下跌周期的开启,更何况在这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前提下,下跌的概率要远大于上涨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散户小心绝对没有错!
我这次重新更新博客是在11月10日星期三下午,也就是大暴跌的前两天,我并不是在暴跌之后才来放马后炮,这都有博文为证!我个人认为,在不久的将来,还很有可能出现更大的危机,全球其他主要股指都可能要面临巨大调整,希望散户朋友千万要小心应对!
谨慎无大错,辛辛苦苦大半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滋味也并不好受!更何况,我一直认为,在中国股市,作为散户,如果不注意方法,绝大多数都要成为炮灰,不信,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