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11月10日晚间发布公告称,从2010年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内第四次统一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此前,金融机构实行存款准备金率统一上调的日期是5月10日,大型金融机构上调至17%;10月中旬又有6家大型银行被差别化上调2个月0.5个百分点;特别是在10月20日,央行实行3年来的首度加息,1年期存贷款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
如果算上10月11日央行差别上调6家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情况,本次上调后,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创历史记录的18%。
实际上,央行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不让人意外。在9日发改委主任张平表述认为“今年的CPI涨幅要稍微高于年初制定的3%目标,物价形势比想象的严峻”之后,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10日在发布会上也表示,“现在来看全年CPI涨幅要比3%稍高一点,但仍然符合年初价格调控目标,预计11月、12月价格仍然会高运行,12月份随着翘尾因素的消失涨幅可能会低一些。”
此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显示了通胀风险正在加剧,并有脱离控制的风险,但此次央行果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进一步显示了政府抑制通胀和收紧流动性的决心。
如果在之后几个月CPI继续走高,并升破5%,年内再次加息几无悬念。也许有人认为CPI升破5%不太可能,实际上,从目前已有的数据分析,通胀月环比增长率很可能接近7%,这在历史上也是较为罕见的水平。
从目前各大机构预测的数据分析,10月份CPI升破4%几乎没有悬念,这个具体数据很可能在4.4%左右,通胀压力可想而知,特别是在美国实行二次量化宽松政策以后,国内通胀预期显著增强。
如果央行只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后一段时间不再有其他货币政策出台,则市场情绪可能较之前稍有轻松,但现在很难下这个结论。
如果目前通胀压力并不十分严峻,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市场有充分的信心认为后续不会再出其他更加有力度的政策。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恰好相反。
自从美联储宣布实施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后,全球新兴市场都加大了对通胀的忧虑。中国现在的通胀预期也十分强烈,因此市场仍会担心不同的紧缩政策前后紧接着出台。而这并非没有先例,在今年10月份,上调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之间,仅仅隔了10天左右。
前一段时间上证指数的大涨主要受益于充沛的流动性,特别是前期炒楼的资金也很可能流入其中。但我认为,这些资金不可能会长期滞留在A股市场,这些资金持有者很可能把股票象炒绿豆、炒大蒜一样狂炒一通然后走人,目前,A股市场已经出现这种征兆。
央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经济的影响还无法衡量,应该说,此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直接控制银行信贷,对实体经济会有一定冲击,而经济形势也会更加复杂。
我个人认为,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股的影响是负面的,上调0.5个百分点短期影响虽然不大,但是如果央行有进一步的紧缩政策出台,无疑将会抑制银行股的表现,因此,我个人认为,A股市场的春天已经过去,严冬正在降临,不要说3478点将无法逾越,3200点到3300点一带都将成为多头的梦魇。
明天10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即将公布,通胀和金融数据都将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若通胀数据符合或小于预期,则可以减弱市场对紧缩政策的担忧。但如果CPI涨幅超出预期,则央行近期加息的可能性比较大。我个人认为,10月份CPI超过4%的可能性很大,央行再次加息的可能性也很大,希望散户朋友千万要当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