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市杂谈】缩量再杀下破三千还要多久?

(2010-01-25 15:51:19)
标签:

杂谈

  周一,受美股大跌以及加息预期落空的影响,上证指数大幅低开,以3103.32点开盘,低开25个点。最终收盘,上证指数报3094.41点,全天下跌34.18点,跌幅1.09%,收带上影线的实体小阴线。沪市全天成交980.7亿。

  从盘面看,由于加息预期落空,上周五领涨的银行板块出现补跌,上周五涨幅最大的宁波银行跌幅超过3%,为3.40%;深发展A跌幅超过3%,为3.86%;交通银行跌幅也超过3%,为3.18%;另外,招商银行跌2.64%;中信银行跌3.03%;北京银行跌2.59%;浦发银行跌2.11%;南京银行跌1.99%;华夏银行跌1.96%;建设银行跌1.83%;民生银行跌1.93%,其他银行全部下跌,并且跌幅都超过1%,只有中国银行一家跌幅低于1%。

  从成交量看,今日沪市成交只有980.7亿,还不到1000亿,为最近一个月来的最低地量,也是自从进入2010年以来的最低成交量。根据笔者的阶段性投资法则,成交量最低往往也是一个进入的时间窗口,但笔者认为,这一超级地量还有待于后市的确认,因为地量有时并不意味着地价!

  据报道,航天证券最新推出的2010年行情趋势展望报告认为,2010年的行情基本上是处于递进式上涨趋势,而年内大盘指数最高有望冲击5650点。

  目前机构普遍认同的观点是,看多今年上半年的行情,看空下半年的行情。大部分都是预测2010年大盘的运行点位是2600到4200左右这个区间。

  对于这样不着边际的预测,笔者本不想发表任何评论,因为这样的分析基本是为了吸引眼球的需要,是对是错他们根本就不在乎,他们在乎得只是有多少人在关注!事实上错了又怎样,散户由于相信他们的结论导致巨额亏损又如何?难道有什么法律依据可以治他们的罪吗?这与2009年有人预测上证指数在2009年国庆前会突破5000点的目的是一致得,只不过,这次更加无厘头罢了!

  笔者在前面连续几篇文章都提到,央行现在做出加息的决定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也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基于这个原因,笔者认为,短期内央行宣布加息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小!事实证明,笔者的这个判断是正确得!

  笔者在文章《谨慎对待下周抄底机会》中更是说得非常清楚:周五银行股挺身而出的原因并不是银行股本身的结构发生质的变化,而是一些主力资金为了避险或赌即将加息的消息才导致的结果,所以,银行股的大幅上涨绝对不会成为主流,而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基于以上因素,笔者判断,下周,上证指数或在银行股的拖累下下探3000点。在上证指数的走势再次确立技术破位的情况下,下跌绝对是后市的主要趋势!跌破3000点或许不需要太长的时间,下周就有可能看到!

  以后的事情还需要时间来证明,但周一已经发生的事实却证明了笔者有关“银行股的大幅上涨绝对不会成为主流,而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的判断的正确性!本周,上证指数能否刺破3000点,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

  笔者的文章均属原创,虽然质量有待于提高,但也是自己的心血,如果有网站需要转载请署上“车轩”即可!因为有读者向我反应,最近有人完全抄袭我的文章并以自己的名义发表甚至参赛,更有个别人冒充车轩发表作品,我根据网友提示都找到了这些不劳而获者,当然,如果对散户无害,笔者也不追究。

  因此,笔者再三提醒读者朋友,因为我写博客只是业余爱好,并不是本人的谋生工具,也绝对不可能成为我的谋生工具,本人有一份在当地还算过得去的工作,赚的钱虽然不多,但混日子还是绰绰有余,所以,笔者不会公布QQ,也不会公布邮箱,更不可能主动跟读者朋友联系,当然也不推荐股票,大家只要把握这一点就不可能上当受骗!笔者想做得就是,凭自己的能力无偿为散户朋友投资股市探索稳妥并且切实可行的方法!

  对于东方,笔者目前仍然持有,但估计马上的止损,因为今天的最低点12.46元离笔者的止损位只有0.04元。肯定会有朋友对笔者的这一做法不理解,既然不看好后市,为什么不把自己手中的票清掉?还要设止损位干吗?笔者还是想给朋友们一点解释,因为笔者是做阶段性投资而不是追涨杀跌,笔者也不是股神,能够清楚地把握住股票的最高点与最低点,如果真得有这个能耐,笔者岂不早就发大财了!

  正是要坚持阶段性投资,笔者在没有实现目标前就不会轻易脱手,否则,笔者不就也跟其他普通小散没有区别,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所以,没有到笔者的止损位,笔者还将坚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