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港湿地游记
(2022-12-07 07:30:0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刘孝先
人说看景莫如听景。然而,生长在湿地之乡的我对这片绿油油乃至茫苍苍的地球之肾却情有独钟。湿地位于渤海湾西岸3-20公里处,据载属渤海经三次海侵的退海地形成于三千年前,北纬38度23分至38度33分,东经117度18分至117度38分,北依京津,南邻齐鲁,西接沧州,由草甸、沼泽、水系、野生动植物等生态组成,更是最早的黄河故道入海地,总面积16000公顷。
七十年代,湿地叫作大港,因为天津辖区有了北大港。故而行政区划为国营南大港农场。那时,人们因地制宜,港里的芦苇大多用来制做苇箔苇帘以及盖房用的防碱苇或苇把子。少年的我们曾在港边割过麦黄草,到港里网鱼、捡鸪丁蛋,多少次与看港人斗智斗勇占尽天时地利。青年时曾起五更捎干粮挫过芦苇拉过冰爬,也曾掉进过冰窟窿。而今年过花甲,偶尔回想起来总会情不自禁哑然失笑,自然也是一种美好一种享受。
今日之湿地一改旧日模样,2020年以来先后被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河北省智慧景区示范点创建单位;入选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走近湿地南门,宽大的停车场南边矗立着湿地博物馆,馆内陈设着各种渔耕器具,那是百年湿地之乡的传承,点点滴滴浸透着雁乡人民发明创造的博大智慧。而且,你会意外发现全国各地现存湿地及其发展概况。路北是硕大的广场,树的四周围满了条形坐凳,拾级层台立于广场中心,台上银云相衬,径直向上是腾云展翅大雁金雕;湖边白色的汉白玉栏杆及连体遮阳伞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那是游船靠岸的所在;东面高大的建筑是游客中心,担负着游人休息和业务办理;门前矗立着大型LED屏以及旅游概况和湿地平面示意图。
进入湿地,抬眼北望,近水远绿苇淀连天,不停地有候鸟翻飞。沿途有鹬栖湖,眼前金黄色的大型莲花造型坐落在湖中汀渚之上,温馨感人。倘或春深初秋时节会有万朵天然莲花竞相开放,那粉红黄白在绿盏之上随风摇曳,像极了结队的小朋友们挥舞彩旗欢迎四面八方的游客的到来,顺着小木桥走进环湖中央,即可体验身在花的海洋里,真的是天造地设自然和谐!
第一站到达雁荡湖,西边是深水湖,对岸高矮不等的几十只飞雁雕像下写着:“南大港湿地欢迎您”的大红字熠熠生辉,湖边停泊着十几条龙船,东岸上布置着两大棚房以供游人小憩;东向去的路很远,是通往芦海迷宫的路,近处有写着“鸟类救助站”的坊匾,对面一块大石块上两只灰雁雕像栩栩如生,游人们时不时在此排起长队等候留影。向水面延伸的亭榭七曲八弯,靠近雁荡山的水上栈桥面积挺大,估计站的下几千人,栈桥上也曾有过古筝联奏、戏曲清唱、成群结队的舞蹈翩翩和旗袍走秀;栈桥下许多黑天鹅嬉戏游弋,天水倒影相映成趣。相隔土山百米,圆圆的山顶上是茂密的树林,山的南坡养殖着百只鸿雁以及水鸭,景区按时放飞,群雁低飞盘旋伸手可及,每当那鸿雁擦着我的头皮掠过时,难免有一种紧张感受,非常挺刺激。养殖的大雁一样有着“壮年不弃老弱、相配从一而终、尊长爱幼有序、孤雁放哨警戒以及春回秋去而守时的仁、义、礼、智、信‘无常’俱全”的高贵品德,非但不怕人且亲近人喜爱人,成为人类的真实朋友。
由此东行,新增设了长长的浮桥和科普观光步道,路边配套遮阳亭、座椅、科普小品等应有尽有,满满地科普知识教您如何辨别湿地候鸟和各种动植物,平添边走边赏相互交流,并且路边有的是长椅木亭供游人稍憩。
无动力游乐场建在雁荡湖与芦海迷宫中间。平台区域打造出传声筒组合,攀爬滑梯组合,梅花桩,攀爬柱,滚筒组合,天鹅滑梯,迷宫等拓展训练设施。说来奇怪,这些大人们倒比孩童们更加兴奋得意,推推这儿动动那儿手脚不闲。
一直向北便是六仙山,远处望去5座土山荆树葱绿,祥云缭绕。山上小路纵贯东西南北,可登高一望。大仙们虽已没有了踪影,然大洼里的灵异故事依然存在:南蛮憋宝、鱼娃娃、蚂蚱神、牧猪港、仙手以及我写过的狐仙奶奶、狐仙送饭可算得真正的本土文化传奇呢!
芦海迷宫是建在浩瀚的芦苇荡里的拱形和弯曲交叉平坦的栈桥,曲径通幽明暗多变,是捉迷藏的好去处,坐在栈桥栏杆上零距离吸吮着春季的生机淡雅,夏季的热情饱满,秋季的挺立隽秀,冬季的成熟魅人。带着土腥味道的苇叶轻拂你的脸颊,迎着霞光留下一张张笑容,心中滋生出无限惬意!坊门外摆设着诸如罗布麻、蜀葵、野大豆、柽柳、盐地碱蓬、白蜡树、枸杞、益母草、角鸊鷉等动植物介绍,偶遇等人时还可从容地补充一下额外知识。
顺着水陆路北行,前站是场面宏大的大型亲水乐园,设有水寨、滑梯、攀岩过河、共渡难关、象棋路、工字过关、水上浮桥等水上设施10余个。划分儿童游乐区,成人水上拓展区,亲子戏水区三个区域多种儿童游乐、家庭互动等水上项目;另配备遮阳、游乐、淋浴间、卫生间等配套设施基本完工。届时定会令人爱不偏废流连忘返。
观鸟亭码头在深湖南岸,岸边造景悬挂着:“碧水蓝天白云风,鸿雁迎宾舞晴空。千里苇荡千里画,万古湿地万古情”的诗句道出了诗人的真实感受和浪漫情怀。供游人休息的凉亭下有扫码看书,全民共读等文旅融合项目,游人皆可边休息边读书一举多得!
记得最早的采风活动是从北服务区坐的龙船,一直向西南到达这观鸟台码头,按着规定时间看大雁放飞,大雁盘旋时带着很响的风声,落水时会离你很近,学会的付金凤曾经第一时间伸手抱起了慢游在水边的大雁,深情地抚摸过后继而使尽全身气力将大雁抛向天空,让大雁来了个二次起飞,引来一众鼓掌欢呼!
从码头向南是观鸟亭,路的两边伫立着白色高杆造景,看上去像站立伸脖的大雁,又好似列队欢迎的人群。迎面路中一块较大的石影壁上写着“?”几个大字,左右是凉亭和鸽子广场,鸽子们在特定的巢穴内外进进出出,不停地发出“咕咕”声响。绕过影壁便是观鸟亭,亭子建在隆起的土山上,绿苔叠嶂拾级而上,亭尖处约有六层楼高,挺拔雄伟耸入云间。山顶是圆的平台,四周不锈钢围栏,凭栏而望广阔无垠绿洲连天,远处候鸟翻飞,或急或缓起起落落自由翱翔;近处淀泊多艳,鸥鸟绕亭一派祥和。
此处原名大台子,先人们为了防火瞭望,在高台的基础上抬土增高沿用了几百年。那时,廖家洼河走的是歧口入海的黄河故道,后因建蓄水港改道南排河入海。建港之前的大洼比较现在大了许多,周边串联起来则是周青庄、下三铺、红海、北新立村、西高头、张巨河、唐家堡、沈家堡、李家堡、南排河、孔家庄东、村北,王徐庄北、北尚庄、刘家场,形状是一个向西看的狗脑袋,嘴在刘家场,脖儿在南排河西,头顶老石碑河和黄骅黄灶管养场,大台子正好是狗的耳朵属于洼的中心位置。洼内有四个村庄为四埝、闫家房子、马营、王家房子,分布有埝、台、灶、地、洚儿、泊儿、洼、宫、沟、坑、淀、河、圈儿的名称刚好一百处,西北角是田家洼子,西南角是西道沟,东北角是吴灶后洼,东南角是长泊儿子。
而今,人们登上高于大台子几十倍的观鸟台,真真切切地观赏这“春如彩毯,夏似碧毡,秋芦银裹,冬苇金灿。处处皆闻花香鸟语,步步可见姹紫嫣红。水草边长蛇闲荡,湖底处肥蟹横行。天工成趣,相映自然”的美妙之处不亦乐乎!
从观鸟台南边下山可零距离观赏孔雀、?、?,孩子们的好奇会出乎你的意料,她们问个不停甚至拿出自己的零食扔进网内,然后看着大鸟争食拍手称快!
北服务区坐落在曾历经200年的老四埝村遗址上,现在的船坞是东坑,小树林处是东小庄,那高高的大雁雕坐落在小北庄,农发公司是大庄,往西南处是小南庄,原磅房处是南台子,村向为向阴46度,当阳光照在窗前时就已是下午四点钟了。作为老四埝的传人有着常人不可比拟的特殊情感,每每来到此地自然萌生缅怀先人之情,并和身边的人们诉说着这块姓刘,那块姓滕,东面姓蒋冯,中间姓王张呢!
解放初期洼里依然有临近的三个村庄,曾经有过:“四埝城马营县闫家房子大车店”的谚语以示村庄之规模,直到1958年秋上建港蓄水被迫迁出。据考,解放前全国人均寿命36岁,而住在洼里的老四埝、闫家房子、马营三个村庄的同期人均寿命高达60岁以上,现在看来与湿地环境不无关联,有关部门测试:湿地内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18733个,绝好的天然氧吧。故而,与大自然为伍,散散心呼吸新鲜空气,时不时到湿地转上一转已成了我的最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