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天涯朴素
天涯朴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56
  • 关注人气:8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在周作人的边上

(2012-12-26 08:31:19)
标签:

文化

分类: 读书随想

写在周作人的边上

 

 

《知堂序跋》(周作人著、钟叔和编·岳麓书社1987年第一版)
此书收周作人序跋类文字223篇,谈自己的书,谈他人的书,谈少年时代的读书,一切均打上读书的印记。作者周作人的文字清通中带有涩味,态度亲切平实,令人百读不厌。书名题字集周作人手迹而成,古拙可喜。序跋文字,可读的不多,尤其是为他人题写的,大多是应酬文章,不过知堂不一样,他喜欢写序,“作序是批评的工作”,且写的又是“书外边的意思”,读来别有一番味道。在《知堂书话》编者前言中,钟叔河说:“周氏的序跋文本来也属此类,因系为自己或友人而写,更多感情的分子,而且数量也不少,故拟另成一集,作为《书话》的续编”,结果就有了这本《知堂序跋》。周作人著作的出版,编者钟叔和贡献很多。所以他编的关于周作人的集子,皆可读可赏。

 

《生活的况味》(周作人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此书为“知堂文丛”第二册,舒芜选编。一个变节者为另一个变节者编选文章,总觉得里面有些余味,令人琢磨。《生活的况味》编收的是知堂生活小品一类的文字,于思想隔的有些远。但知堂文字,其通达中依旧有着现实的火花。《生活的况味》分四辑,为生活艺术谈、名俗风物谈、知堂饮食谈、雨中人生谈。文字清淡而带涩味,读之令人愉快。舒芜对周作人的后期散文有极高的评价:“周作人的小品文的真正大成就,还是在他的后期,甚至包括他附敌以后的部分作品,这是今天应该冷静地承认的。”这话说的平实,或许就与舒芜本人的经历有关。这大概属于诛心之论,但偏偏中国的文坛让人无法忘记诛心之论。周氏兄弟,皆以散文知名。鲁迅嬉笑怒骂,师爷风范。知堂谈神论鬼,文人角色。后来尊荣毁誉不同,一个被捧到天上,化为神。一个被贬到地狱,化为鬼。惟有两人的文字,在世间默然无声,等待有心人的拜访。

 

《过去的生命》(周作人著·岳麓书社1987年第一版)
周作人的著作能够出版,出版人钟叔河功劳极大。岳麓版的知堂文集,我多有搜集,装帧朴素,很耐看。《过去的生命》是周作人唯一的一本新诗集,共收诗作二十七题三十六首,出版于1929年11月。其中,《昼梦》《寻路的人》和《西山小品》似可算作散文诗。知堂在序言里说道:“这里所收集的三十多篇东西,是我所写的诗的一切。我称他为诗,因为觉得这些的写法与我的普通的散文有点不同。我不知道中国的新诗应该怎么样才是,我却知道我无论如何总不是个诗人,现在“诗”这个字不过是假借了来,当作我自己的一种市语罢了。”周作人的新诗,当以“小河”名气最大,影响也最广泛。近来有学者撰文从《过去的生命》来看周作人的诗论,倒是颇有可挖掘之处。虽然知堂不以诗而名,但他对新诗多有评论,见解正大,值得关注。

 

《看云随笔》(周作人著·舒芜编选·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看云随笔》一共四辑内容,其一“园里的植物”,其二“鬼神生死”,其三“天地万物”,其四“读书丛谈”。知堂读书极博,见识又通达,无论谈植物、花鸟虫鱼,还是谈鬼论神以及人生世相,旧书新刊,无不带有自己的眼光,苦涩之中别有一番风味。读知堂的随笔,既可欣赏其文字之美,又可获益于其思想之深刻,此等文字,世间并不多见。昔年钟叔河先生出版周作人著作时曾云:“他读得书多。”此语平凡,惟平凡才大不易也。《看云随笔》编选者为舒芜,其经历与知堂有仿佛,对知堂用力甚勤,编选的质量大概是可以保证的。不过编选这玩意,编者自有取舍,无论眼光如何过人,毕竟不能尽善尽美,或多或少的遗憾总是有的。

 

《谈龙集》(周作人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
周作人的《谈龙集》,1927年12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本文44篇。《谈龙集》按作者所云:“略略关涉文艺”,其实全部与文艺、文学有关。对西洋文学的绍介,尤其是希腊文学用力尤深;对民间歌谣的关注,与作者一贯的重视民俗一脉系之。《谈龙集》里的文字,无不显示出作者的见识与眼力。周氏有关于文艺批评的态度,说到底是两个字:诚与谦。其实,做人何尝不是如此。原因他写的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是只代表了自己,哪有“能够压服人的权威”;“批评只是自己要说话,不是要裁判别人”。他引用法朗士批评集序里的大段文字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其中有一句话实在是深刻到触目惊心:“我们被关闭在自己的人格里,正如在永久的监狱里一般。”周作人的散文随笔,讲究的是枯淡有味,在平常的话语里蕴含深刻之思。这一切,得益于作者博大的阅读经历与敏锐的艺术触觉。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也。作者的乃兄鲁迅,在接受外国记者的采访时,很干脆地说:“五四以来的散文大家,首推周作人”。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里,这样的书肯定寂寞。不过,当我们慢下来的时候,读一读周作人的文字,或有意外的收获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