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浸泡式教育

(2011-06-22 10:09:22)
标签:

首都博物馆

浸泡

育儿

分类: 陪着孩子长大

  现在很多教育机构都提出了“浸泡式学习”的概念,什么浸泡英语啊,浸泡国学啦,等等。不少家长纷纷解囊,为此买单。

 

  我就一直在琢磨,什么是“浸泡”?一个孩子,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除了吃饭睡觉,满打满算还剩一半,十二个小时。现在的孩子都需要学什么?英语、奥数、国学、钢琴、小提琴、画画、舞蹈、围棋、象棋、轮滑、跆拳道、击剑、打球,还有的有珠心算、小主持人、科技发明、机器人,等等,不一而足。怎么泡?每天多长时间就是“泡”了?

 

  周日“醉友茗”组织的一次参观活动,忽然让我明白了这个“浸泡”的含意。

 

  马儿是在开学时,每周六早上午跟段老师学一个多小时的写字。当时报这个班的原因就是学校老师说马儿字写得不好,于是决定练练字。暑假期间,因为马儿安排玩的项目太多,我们也没有报书画社的课外班。可是段老师在周末组织活动,参观展览时就会通知我们。只要是在北京,马儿当然愿意参加。

 

  上周日,把马儿送到首都博物馆门口,见到了段老师和二十多个参加活动的小同学。经介绍我知道了,这次活动还专门请了国画画家给孩子们讲解博物馆里的展品。看着孩子们认真地看着发到手里的参观说明,看着孩子们跟着老师们走进博物馆,觉得他们真是一群幸福的孩子:身处这样的城市,轻易地游走于这么富有特色的博物馆;馆内罗列的都是大师的艺术珍品;还有专门的画家、书法家陪伴在身边讲解那些书画作品。

 

  回来的路上,和马儿闲聊,问他画家老师都给讲什么了,马儿随口就说了:中国山水画家认为,人比自然要小,所以画里人不能画得太多,也不画五官。山水画要留白。中国的八大山人其实是一个人......当我评论时,马儿又说了:你不懂,我们段老师说了......  回到家, 马儿又按老师的要求,用笔在纸上写了游记,然后让我发到博客上。(感谢段老师,还转载了马儿的游记,写了鼓励的评语。)

 

  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马儿应该是“浸泡”了-在中国山水画或浓或淡的笔墨中,在画家老师的循循教导中,在段老师事前的准备、事后的鼓励中, 在马儿写游记时的回忆和思考中。马儿钝钝的,应该是不会立刻觉得自己被“泡”成了什么颜色,但这种如扑面微风、润物细无声的滋养,会沁入孩子的气质、品格,如影随行,伴随他一生。

 

    所以,“浸泡”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的,不是孩子对不感兴趣的科目在学习班了“学习”了多少个小时,也不是一定要读书或是训练多少个小时,而是在他认识、结交自己喜欢的人,在和这些人的交往中,自然地从这些人身上,或是从他们交往的环境中、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吸收养分。其实想来,只有空气才能“浸泡”我们,全方位,无限时,但空气是没有颜色的,因为它是包含了所有颜色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