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战争论》经典语录140句(三)
(2018-01-09 10:22:24)
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战争论》经典语录140句(三)作者:707929435
第五章 会战
一、战斗
61.
战斗才是真正的战争活动,其余的所有活动都是为它服务的。战争的意义就是打仗,在其中敌人的毁灭或被征服即为目的,而敌人就是在具体战斗中与我们对峙的军队。
62.
现代战争的最后目的是政治性的,往往也就不能视为一个简单的问题;即便它是简单的,但行动也必然还是会受到许多条件和考虑的限制,所以要想达到目的是不再可能仅凭一个单独的巨大行动,而必须透过许多大大小小但又结合成为一体的行动。
63.
假使我们把战斗的一切特殊目的摆在一边,则我们可以认为敌军的完全或部分毁灭即为一切战斗的唯一目的。
64.
一个果断、勇敢和坚决的敌人是不会容许我们有时间来做大规模和技巧的组合,但是面对着这样的敌人,我们也正最需要技巧。我们也就似乎已经确实证明简单直接的结果要比复杂的较为有利。我们不应以使用复杂计划来击败敌人为目的,反而应尽量简化我们的计划以求先下手为强。
65.
在会战中双方物质损失的比较关系是很难研判的,但精神损失的关系却并不如此。有两件事可以显示其差异。其一是战场地面的丧失,其次是敌人预备队的优势。若与敌方比较,我们的预备队消耗得愈快,则我们要用来维持平衡的兵力也就会愈多;在这里同时也可获敌军精神优势的确证。士气的损失可以用预备队消耗的程度来加以衡量,也就是被视为一种基本法则来使用。地面的丧失和新锐预备队的缺乏常为决定退却的主要因素。任何战斗都是一种对实力消耗的比较,包括物质和精神都在内,到结束时,哪一方面所保留的总量较大则也就是胜利者。
66.
在会战中所受到的损失大部分是人员的死伤;而在会战之后,则以所俘获的人员和装备为主。前者,多少是胜负双方所共有的,而后者则为失败者所独有。所以通常所俘获的人员和装备也就被视为一种真正的战利品,同时也是胜利的衡量标准,因为凭借这些收获对于胜利的程度也就可以做毫无疑问的宣布。甚至对于精神优势的程度,它们也比任何其他关系更是一种较好的判断。精神力量的丧失平衡也许会产生一种不可抵抗的巨大力量而把一切的东西都拖垮。所以,那也就往往可能成为一种伟大(或主要)的作战目的。
67.
如果我们现在再研究一下胜利的总的概念,就能发现它包括三个要素:(1)敌人的物质方面的损失大于我方;(2)敌人的精神方面的损失大于我方;(3)敌人放弃自己的意图,公然承认以上两点。作战双方关于人员伤亡的报道从来都不会是准确的,也很少是真实的,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故意假报的,甚至公布的战利品的数目也很少是完全可靠的。因此,假如报道的战利品的数目不很大,那么是否真正获得了胜利还是值得怀疑的。至于精神力量的损失,除了把战利品作尺度以外,就压根没有适当的尺度可以衡量了。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只有一方放弃战斗可以作为另一方获得胜利的唯一确凿的证明。
二、战斗的意义
68.
消灭敌人军队当然是一切战斗的目的,可能有别的一些目的同消灭敌人军队结合在一起,甚至还占主要地位。因此,我们必须区别两种情况:一种是消灭敌人军队是主要目的,一种是消灭敌人军队是主要手段。除了消灭敌人军队之外,占领一个地方和占领一个目标也可能是一次战斗的总的任务。这种总任务也只是三者中的一项,也可能不止一项。在后一种情况下,通常总有一项是主要的。战争是分为两种主要形式,即攻击和防御,它们对于这些动机中的第一种无所改变,但对于其他的两种却的确有所改变,所以我们可以将此种变化列表如下:
攻击 防御
(1)消灭敌人军队 (1)消灭敌人军队
(2)占领一个地点 (2)防守一个地点
(3)占领一个目标
(2)占领一个地点
(3)占领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