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驾山西(四)万荣李家大院

(2015-03-18 09:22:27)
标签:

萱爸萱妈和萱

亲子旅游

山西万荣李家大院

分类: 萱妈的一些小游记

http://s6/mw690/001PNR8qzy6QC7uMkqVd5&690

  

   今个儿要说的是万荣县阎景村的一个财主家 --- 李家大院。


http://s2/mw690/001PNR8qzy6QC7yyq0p31&690

 

    现在李家大院景区占地一千亩。有些是仿古建筑,但老宅院的部分据说有十个乔家大院那么大。


http://s12/mw690/001PNR8qzy6QCaik5S3eb&690

    在“一字”照壁后面,就是李家保存下来的老房子了。

http://s7/mw690/001PNR8qzy6QCalIqgv97&690

   清末民初,李家的一位子孙留学英国,并且带回了他的英国夫人。这栋采光好、做工精湛的二层小楼就是送给这位英国来的麦氏夫人的。由于本身的精明,又有西学东渐的优势,李家的生意逐步走向巅峰,成为当地的望族。

 

http://s14/bmiddle/001PNR8qzy6QCauuWZS14&690

http://s7/mw690/001PNR8qzy6QCan2ZH503&690

 

      这个李家原本来自陕西,原来姓“相里”,小手工业起家,其祖先落户山西阎景村后,为了沟通方便,“相里”就逐渐说成姓“李”了。阎景李氏发迹后,照应四里八乡,扶危济困,成了万荣一带有名儿的大善人。

      他家行善积德的故事能有一大箩筐。普通的帮衬、支援不胜枚举,可有些事儿按一般的心胸、一般的想法是做不太出来的。

      比如,民国初年,有俩梁上君子光顾李家,刚翻上墙头儿,就明晃晃的被主人家看到了。那位李先生不紧不慢地,让家人给他俩搭梯子,扶他俩下来,说如若二位跌伤,又如何奉养家中父母,并赠送银两,宽慰他们有难处就尽管来找李家。这二位伏地痛哭,感恩戴德。从那儿以后,李家就没闹过贼。

      仁义俩字儿到哪儿都吃得开,给树个大拇哥!He bought their soul --- 有点儿现实版的《悲惨世界》的感觉。俩位梁上君子如同“让.阿让”一样被宽恕、被温暖了。没有所谓的“应有的惩罚”。当“让.阿让”因为偷盗了神父的神器而被警察抓住的时候,神父对警察的言辞是--- 这些神器是我赠与这位先生的。于是有了后面警察走后,让.阿让跪在神父面前泣涕涟涟、痛改前非的场面。神父只是慈祥地扶起让.阿让,说了一句:I bought your soul --- 我赎了你的灵魂。         

 


http://s1/mw690/001PNR8qzy6QC7HmVQ420&690

    一经楼对面是这座建筑,上面儿带女墙的是他家的晒谷场,下面是粮仓。

 


http://s11/mw690/001PNR8qzy6QC7HjjIuca&690

     围栏的砖瓦图样是当年四里八乡最困苦的工匠的手艺。因为当地有了这户儿人,生活最不济的匠人也有了事由儿。

 

http://s11/mw690/001PNR8qzy6QC9nJIIWfa&690

 

    您还记得刚才那个在上层的晒谷场吧。瞧,这个方孔通着下面儿的一层,晒完的粮食可以直接被扫进这个方孔进到粮仓里。


http://s10/mw690/001PNR8qzy6QCasergxfd&690

 

      典故很多,俺和奶奶听得都很专注~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1EN00SIGG.gif
 

http://s16/mw690/001PNR8qzy6QCaxjm4O3a&690

 

      瞧!

      大家闺秀出现了~

      呵呵,唬人的~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1EN00SIGG.gif



http://s8/mw690/001PNR8qzy6QCazbBMv6b&690

        照壁前合个影儿~ 这个“善”字儿是他家企业文化的核心,也是他们家人的life style.

http://s13/mw690/001PNR8qzy6QCaFIRrfdd&690

 

      瞧!

      大善人出现了!

      这个绝不唬人~ 呵呵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1EN00SIGG.gif~


http://s3/mw690/001PNR8qzy6QCaLpLrdbb&690

      俺像进了大观园似的,眼睛不够瞧的了。现在保留下来的核心区域有七套院子,鼎盛时期有二十多套。窃以为,就规模来讲,比宁荣街不差。


http://s3/mw690/001PNR8qzy6QC89R27w42&690

        大宅门儿里的李先生们~

http://s12/bmiddle/001PNR8qzy6QCaS50vx1b&690

        导游小姐站的地方是楼的外墙,萱爸站的地方是楼里的内墙。您仔细看,俺的问题来了。

        提问,萱爸与导游小姐之间的距离是什么距离?

        答曰:那是财主家夹壁墙的厚度。
        夹壁墙?

        然也,藏钱、藏粮食,闹兵匪的时候还能藏人。



http://s11/mw690/001PNR8qzy6QC8n8b4ce0&690
李府门楼儿上精湛的雕工


 

http://s14/mw690/001PNR8qzy6QCaYBBmye2&690

      还有锁片儿。这也是有故事的。

      这座大门儿做工极为考究,是个不折不扣的“防盗门”。为什么呢?这门啊,它里外都有几道机关。咱现在看的是门的外面儿。

      从下到上,您要开门,第一步,先把最下面铁链子挂着的明锁开了;

      第二步,您找找,左半扇门上半部分,有个狮子头,狮子头右边有个梅花似的小圆点儿,圆点儿的右下方有个扁方的小孔,对啰,那是第二把钥匙要放进去的地方;

      第三步,转动刚才瞧见的小圆点儿,就是找第二步锁眼儿时用到的参照物,那是朵带密码的梅花儿,转对了,狮子头底下盖着锁眼儿的铜片儿弹起来;

      第四步,把对应狮子头底下那个暗锁的钥匙插进去,您就能进门了。

      瓷实吧~

      没错!日本兵也告诉你这门很瓷实~

      您瞧见右边那扇门上被捣坏的那个眼儿了吧?闹日本的时候,小鬼子开不开门儿,拿刺刀捅了一个多钟头,木头捅穿了一个眼儿,才发现里面还夹着厚厚的一层铁皮。小鬼子绝望了,怂了,走了。

http://s9/mw690/001PNR8qzy6QCb1mOarcf&690

 

      看上去这防盗门和普通的宅门并无太大区别。您看,我们现在就在这道门儿的外面儿。要是没人告诉,我们还真不会去留意这些机关。

      来,放大一下,看看这个密码锁~

http://s12/mw690/001PNR8qzy6QCb70F1274&690


http://s11/bmiddle/001PNR8qzy6QCb9Oayp9d&690


      转转悠悠的,我们这是到了李家的私塾。还是那句,四里八乡的,穷孩子都被他们领来跟他家子弟一起念书了。

 http://s5/mw690/001PNR8qzy6QC9WQFgw04&690


http://s6/mw690/001PNR8qzy6QCbcaussec&690



http://s5/mw690/001PNR8qzy6QCbf9kpl3b&690


http://s7/mw690/001PNR8qzy6QC9a3pR426&690

      呵呵,他家的门、锁式样还真不少。想必您对他家的防盗门印象深刻吧。

      其实关于那个门,我才跟您说了三分之二。

http://s10/mw690/001PNR8qzy6QCbjtHfBdb&690

      咱再回到那个院子,打开二道门,咱看看防盗门的背面儿。

http://s7/mw690/001PNR8qzy6QCblzZGSae&690

 

        萱,你奶奶喊你回家吃饭呢......

        呵呵,待叫门的人被验明正身后,主人家打算开门了。由下往上,开门的步骤是:

        第一步,打开铁锁链;

        第二步,打开左右门闩;

        第三步,打开萱奶奶手里的消息儿。这铁消息儿是从左扇门扣到右扇门上挂明锁的锁眼儿里的。可以加明锁锁上。锁的左上方有个铁棍,消息儿被铁棍压着,外面即使有人伸进个刀片儿来,也挑不开门。

        第四步,搬开横着抵门的上、下两个碗口粗的大木棍子,就能开门儿了......
        呵呵,复杂吧~

http://s15/mw690/001PNR8qzy6QC9PONFIde&690

青石雕刻的家训二则。六七十年代的时候,这两壁的石刻是被糊上泥巴才逃过了文化的浩劫。

http://s15/mw690/001PNR8qzy6QCbrMt6o50&690

http://s15/mw690/001PNR8qzy6QCbu7gZ6d4&690

      这是萱爹的得意之作,拍出了晋商宅院接地通天的建筑风格。


http://s1/mw690/001PNR8qzy6QCbvqYI7df&690

http://s14/bmiddle/001PNR8qzy6QCbxiRgD7b&690

 

        这是李家的祠堂~

       
http://s2/mw690/001PNR8qzy6QCbypoH547&690
从观景台上看李家大院的精华部分~

 

http://s15/mw690/001PNR8qzy6QCbBDZ2Sde&690
王先生及两个米其林~


http://s2/mw690/001PNR8qzy6QCbDNlGra3&690
奶奶拍到了小米其林四蹄腾空的奔跑瞬间,呵呵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1EN00SIGG.gif

http://s12/mw690/001PNR8qzy6QCbGoHjK74&690

 

      这是李家花园子的入口,萱瞧上了爆米花儿,鼓动她爹为其购买。萱的爹,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399ZH00SIGG.gif首都文明办明文规定,不得随意投喂小动物。俺要代表人民、代表政府,依法没收你手里的作案工具。

     


http://s6/mw690/001PNR8qzy6QCbK4jUjcf&690

        我们在李家大院的十二面影壁前留了一小影儿~结束了李家大院的参观。

        呵呵,至此,我们也完成了此次晋南之行的所有任务~

 

                                                                                                     萱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