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中照亮我前行的路
(2010-10-28 12:57:45)
标签:
精彩课堂校园 |
“叮铃铃”伴随着清脆的下课铃声,我兴高采烈地走出了教室。虽然上完一节课感觉很累,但一听到课堂上孩子们的妙语连珠、对答如流,一看到他们因讨论而争得面红耳赤的脸庞,所有的疲劳立即消失殆尽。这堂课上得非常成功,尤其让我自豪的是,学“漱”字时,当学生提出经常将右边的“欠”写成反文时,我没有敷衍了事,而是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因势利导:“同学们,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想个办法解决它。赶紧开动你的小脑筋,怎么样才能一看到漱就知道右边是欠呢?”学生顿时热情高涨,有的说:“早晨醒来欠清醒,所以要通过洗漱提神。”还有的说:“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欠缺的国家,所以洗漱的时候,一定要节约用水、杜绝浪费。”聆听着同学们的口吐莲花,感受着孩子们思维碰撞,我暗自高兴:不信这个“漱”字不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可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第三节课挑写生字,我所期望的圆满结局并没有出现,依然有十多个孩子掉入了“漱”字陷阱里。老师没讲,学生出错也情有可原,可我在课堂上强调得那么扎实,训练得如此到位,学生为什么还会出错呢?
要是放在以前,按照我的雷公脾气,火山早就爆发了。不仅会把他们的本子撕得粉碎,还要再加上一通狂轰滥炸:“你长眼闻味儿,我都讲了360遍了,你还出错,猪都比你强……”最后还得再罚写20遍以泄私欲。经过这样一番折腾,老师气得够呛,学生也吓个半死,可谓两败俱伤。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本是件快乐的事情,出错本是件平常的小事。可学生一出错我们当老师的非骂即罚,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只会失去兴趣,产生厌恶。这样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北京有所小学,要求孩子作业本不许有一个错字,如果出现一个错别字,不仅这一个字要写100遍,整个这一页内容都要重写一次,这种“株连法”使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担心吊胆,他们早已忘了为什么要写作业,他们只是在为“不出错”写作业,作业、学习已经使他们产生了深深地厌恶。相比之下,那个到日本读书的中国孩子所说的那句话则一语点醒梦中人:“不怕,老师说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如果因此而不敢讲,正确的答案从哪里来呢?”在深深地震撼之余,我们不能不替我们中国的教育感到悲哀。
就像 徐利中老师所写的那样“教师,应该让每一个孩子,尤其是犯了错误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人性光辉的沐浴和教育迷人的芬芳。”而我要说的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纠错也。”教师应该而且必须具有这种博大的人文情怀和宽容的精神境界,这样我们教育的百花园里才能结出累累硕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