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薪休假落实难,有多个省份提出增设地方节假日的设想,只是不知是为着拉动旅游经济,还是为着满足休假需要。
用带薪休假取代“黄金周长假”,解决人们的休假问题,并带动旅游业稳定发展,这是建立在专家论证基础上的决策,路向已被确认,五一黄金周的取消已有几年。但有统计说现在是全国超72%的人未完整享受带薪休假。
也许,形成带薪休假的新局面,也是需要时间的,但现在多个省要增设地方性节日,好像有些等不及了。其实就在取消五一黄金周那年,就有省份拟推出“拼假方案”,但未允许执行。
黄金周减少一个,带薪休假没有落实,休假需求没有减少,恐怕还更旺了,所以现在十一黄金周挤爆,连原来主要家庭团聚的春节假,旅游景点都挤了起来。论证取消黄金周的专家,现在会怎么说呢?会怪长假取消不彻底,还留下了尾巴吗,但不留尾巴是不是带薪休假就实现了呢?会说带薪休假执行不力吗,这也是其献策没收好效果的理由,但你们献策时,难道没想到过带薪休假执行的难度?
决策必经专家咨询和论证,已是通行模式,决策或许也要广泛征求意见的,但论权重,其实往往不能与专家意见相提并论。广泛的人们,只是决策发生作用的对象,虽然总是“到群众中去”,但并不总是“从群众中来”,而是“从专家中来”。
原本,决策是一个科学的事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其实就是科学决策。现实中,科学决策往往被理解为用科学来决策,专家意见就是科学,所以也就是用专家意见来决策。但事实上,如果决策就是专家发话,领导拍板,这样的“科学决策”恰好就是说决策是件顶容易的事情,只要对专家言听计从便可,这既不符合“决策本身是个学问”、“领导是一门科学”,也不符合决策民主的要义。
专家有时是有利益的,就算没有,纯粹是基于而且掌握了全部的学问和道理,他们也未必对社会实情有深切、真切的了解。最符合学问的方案未必是最可行的方案、最好的方案。决策需要结合道理、学问、民意、实情,要群众中来、切合实际,而不是专家一说就拍板。比如股市熔断机制,想必也周密论证、方案科学、接轨国际,怎么样?
谁学问多听谁的,那就由科学院治国好了,还要人民作主、群众路线、实事求是做什么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