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么是颟顸,要么是朽败

(2013-01-06 21:03:11)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章

 

  山西发生了一起隧道爆炸事故,死伤多人。究竟多少人,现在的说法是8死5伤,但是否确切,仍在调查中。8死5伤的说法未必准确,是因为事故有瞒报,发生在12月25日,直到30日山西省政府部门才知道消息,而且消息不是报上去的,而是网上披露的。
  发生恶性事故,尤其是发生恶性事故后瞒报,我们往往被告知,那是“黑心老板”、“黑作坊”、“黑煤窑”、“黑包工头”之类所为,一体地加个“黑”字,望之而令人切齿,同时又令人不无欣慰,以为名头响当当的工程和企业,毕竟还是稳妥。
  但这回不关“黑心老板”什么事。涉事者是中铁隧道集团,著名的央企;事故所涉项目是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国家重点工程;不过,一旦出事,瞒天过海也与通常所谓“黑心老板”没有什么两样。媒体报道还说,这回出事的企业和工程,施工管理也跟小企业小项目没有太大区别。不同在于,那些往往被冠以“黑”字的企业和工程,一团糟乱,一声不响,而这种大企业大工程,一团糟乱,还要诞生出“通过精细化的现场控制,使得施工得以快速、安全、优质推进”之类的报道。当然,轰隆一响,报道就成了预先制作的恬不知耻。


  这回的事故,还不止是轰隆一响。媒体调查说,邻近村民听到“砰、砰……响了二十多下!”响过之后,警察来啦,但“说没事就走了”。于是,事情被网络曝光且得以证实后,追究起瞒报来,只能对四个工程项目负责人动手。警察来对他们执行刑事拘留,企业头领、安监官员和政府长官则有的致歉,有的调查,有的发火,大家来一通行礼如仪的“好人”扮演,都堂堂正正,各自体面。
  好吧,权且相信那四个项目负责人要负瞒报的全责,别的人都是被蒙在了鼓里。但一个企业能管理到炸死炸伤多人都“矛盾解决在基层”,这是怎样的管理艺术?警察机关在爆炸连声后,闻警出动,到达现场,却“没事”打转,这是怎样的办事水平;这种水平又来装扮执法严明,一点没看出臊得慌,难道不也怪异?
  安监官员、政府长官,更加令人惊讶。这个国家有各种规定,施工应怎样管理,事故应怎样报告,都写得有模有样,到头来恶性事故出现,却一派茫然。各级各类官员每临事发,只怪下头违替违纪,每临瞒报虚报,只怪下头不老实,全然不思考治理何以至此,好像混乱既与个人理事能力无关,也与治理体系的优劣无关,又岂不神奇?


  世上任何一种治理体系,无不首先要解决信息畅通的问题。信息不通,或者片面地通,报喜不报忧地通,不止是使治理者被愚弄、乱决策,而且是对治理体系的讽刺、对治理能力的侮辱。连个准信都得不到,同时也是治理体系的悲哀和失败。然而,实际情况往往又是另一种景象,被蔽目塞听的人不以为悲哀和失败,反而大有得色,沉溺其间。
  现在,山西这起隧道爆炸事故究竟是谁在瞒报,是否仍有漏报,尚存疑问。事故发生后,警察为何出警又无事而返,当地医院为何爆炸之日全县无一例急诊记录,被炸死的工人运到何处火化又怎样得到死亡证明,受伤工人怎样能被运到数百公里之外住院,死亡工人迅可达一人85万元的赔偿、未受伤的工人每人2万元的遣散费用怎能迅速到位,等等,都使人生疑;几个项目负责人短时间内能够把这些做到位,得有多大的综合能量,更令人悬想。


  从一般的道理来说,事情当然还是罪错全在那四个被刑拘的人为好。这样,大家就可以获得安慰,瞒报只是极少数人、极个别部位的事,没有他人参与,没有谁协助,政府机构都是被蒙在鼓里。而如果瞒报是更多的人甚至部门参与,则可以显示体系的朽败。
  其实,把事情想得透彻些,几个人轻轻松松就瞒过整个治理体系,比起瞒报需要得到“通力合作”才能成功,未必就能令人稍稍轻松。因为,瞒报必须“通力合作”,好歹还能让人设想达成这样的合作难度较大,因而瞒报发生的机率较小;而几个人能轻松瞒报成功,治理体系的颟顸不灵可以说达到极致。
  山西隧道爆炸事故被瞒报,到底是四个被刑拘的人所为,还是有更多的人参与,从轻松些的角度看,是在瞒报的只是极少数人,还是瞒报发生机率较小之间作选择;但实质上是在治理体系是颟顸还是朽败之间选择。无论结果如何,都并不令人轻松。
                                        2013/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