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2012-05-10 23:22:4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章 |
浙江永康市“效能革命”查出吃空饷,前几天在当地报上公布了192人,最长的已有23年。这还只是自查上报的情况,永康市纪委书记蓝海英说,“有些单位以为我们‘走过场’,所以存在瞒报、少报”。这个县级市最后能多少人吃空饷,还没准。
吃空饷现象已很普遍。2008年,安徽砀山县成立“空饷办”,自查阶段各单位上报吃空饷人员385名。去年,山东金乡县查实吃空饷人员210人,湖南东安县查到吃空饷人员152人。2005年,江西于都县清查出462名吃空饷干部,四川南充市及辖下各县区清理出吃空饷人员2323人。前段时间,山西文水县一名吃空饷人员,经商15年,又当副县长。
还在十多年前,报纸曾经报道仅有35万人的国家级贫困县宁夏同心有1.1万个干部,其中包括不少“娃娃干部”、“书包干部”,乃至“学龄前干部”,被称为“同心现象”。我一度有过错觉,以为吃空饷现象是不发达地方的特有现象,这不仅是因为“同心现象”的报道,还因为曾经有一种说法广为流行:落后地方除了吃皇粮,没什么别的出路,人们就争着去吃官饭、吃空饷。现在,当然不能再这样想。全国到处都在争着吃官饭,这可以从公考大热看到,吃空饷现象也已是无分东西南北。
吃空饷行为不是没有治理。2005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就布置年底开始在各省区市清理吃空饷。但7年过后,全国各地仍在传出大量吃空饷的消息。这是那一次布置没有落实,还是吃空饷也已是割不完的韭菜?现在清理吃空饷,发现有吃了23年的,这就表明清理可能并未落实。但我们知道,即使清理,没有谁因为吃空饷受到惩罚,最多就是退款,不了了之,所以,如果清理过的地方又长出了新一茬吃空饷者,也是没什么不可理喻的。
自然有很多人在提出要严厉惩处,包括动用诈骗罪、贪污公款罪的罪名。但我想,吃空饷是不是符合那两个罪名的构成要件,可能是一个问题。以诈骗来说,须有故意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但吃空饷这种情况应属少见,多数是离岗以后继续领薪,领薪者并未主动表达占有财物的故意,而是“被发薪”后未予退回,这跟诈骗并不一样,离贪污就更远了。
如果要以刑法来处置吃空饷,应当修正刑法,而非恨之所至,罪名类推。吃空饷造成的公共资金损失虽然放在一个人身上不可谓太多,但蔓延成风,损失总数巨大。从一般道理来说,无疑可鄙可恨,但既然“中国是个法治国家”,总要像个法治样子,而非意气一到,狠劲上来,快刀斩乱麻,铁帚扫而光,随便引个法条将人打发到牢里去了事。
实际上,即使有了法条,还不能不担心法律的执行,以及法律是否失衡。这个社会有多大的能力去执行好法律,已是一个疑问。治民为苛,人物越大治之越难,是人所共知的。体制的管治能力在降低,“只要想管,就能管好”,这样的迷信早已失去事实来证明。以实际危害和社会愤恨来说,除了侵害人身和生命的犯罪,这个社会只要不能治好官员的腐败,则治理任何别的事情都令人不无“豺狼当道,安问狐狸”的感慨。
看吃空饷时,人人痛切,我也一样,但看看权力之作为,其实真巴不得有些人回家去吃空饷的好,他们越干事越坏,不干事倒好一点。这个社会有太多的事情不上轨道,使得任何坏事情,一经“比较”就能得到合理性解释,被制裁者已经不再“心悦诚服”,惩罚除了剥夺利益,意义了了,这就必然是包括吃空饷在内的任何一件事都难得治好。
前一篇:中国式诊疗秩序
后一篇:没有环境公正,保护终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