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一个标本看所谓“制度”

(2011-01-07 23:54:58)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章

 

  河南省交通厅厅长又传被双规。如果传闻属实,这已是1997年以来第四个落马的河南省交通厅长。
  现在,官不分大小,衙不分肥瘦,地不分贫富,说哪里哪个机关哪个官落了马,都不会令人吃惊。河南交通厅厅长13年间4人落马,没什么奇怪。
  然而,一个机关13年的前腐后继,作为反腐不成的一个样本,还是很有价值的。


  现任河南省交通厅长董永安双规,还只是传闻,而传闻是从官网删掉其名字、简历和活动报道印证,传闻的问题是涉嫌违纪。违什么纪,违多大个纪,一概未知。但我们判定违纪一定涉及腐败,应该没有问题。很多年了,官员违纪被查,除了腐败,还有别的由头吗?
  董永安之前,河南省交通厅已是前腐后继的样板。1997年,厅长曾锦成受贿14.5万元和0.95万美元,另有录相机、空调等,被判刑15年。2001年,张昆桐厅长因受贿100余万元、挪用公款10万元,被处无期徒刑。2006年,厅长石发亮因受贿1900万元,被处无期徒刑。
  这三个连续腐败的官员,都有豪言壮语。曾厅长向省委写过血书,以党员名义保证不收一分钱,但血性和党性都没有保证他不被判15年。张、石二位没有血书,但张说过“让廉政在全省高速公路上延伸”,结果延伸的是腐败。石的口号是“一个‘廉’字值千金”,但很遗憾,一个贪字值1900万,自然又是廉字输掉了比赛。
  口号一个不输一个,贪的胃口也一个比一个大,几何级加速。23万、100余万、1900万,前三个厅长,用不到10年的时间,完成了腐败金额的数量级上的三级跳。现在,董厅长不知情况如何。10年时间,GDP增长多少,居民人均收入会增加多少,地方的财力会增加多少,细心的人去算算吧,贪官的腐败收成是增加约100倍。


  贪官落马后,我们知道曾锦成当厅长前,已在周口行署专员任上受贿;接下曾锦成的张昆桐在当副厅长时也受贿;再下来,接替张昆桐的石发亮在报道中是“一般情况下,原交通厅长东窗事发后,应该由排位在前的副厅长上任,但石发亮硬是把自己‘鼓捣’上了‘一把手’的位置”。那些选用官员的人们,真是慧眼识珠啊。
  然而,我们还不知道是不是哪怕真有所谓慧眼,也没有别的珠子好选,而只能在有病的珠子中扒拉。什么叫一蟹不如一蟹,这就是活例子。
  我们仍然不能知道,在厅长接连倒下的情况下,防腐反腐的办法有何改进。我们只知道,最后一个可知的,被视为成功的所谓制度改进,再次变成了笑柄。《南方周末》一年前曾报道,由于改革不到位,监督没跟上,全国一度有17个正副交通厅长先后落马,一个“制度反腐资深专家”评论道:“一个系统的一批重要骨干,就这样在这么多钱面前被击垮了。河南省连续三个交通厅长的前腐后继,最后不得已把河南省纪委研究室主任派去交通厅做纪检组长,才遏制住”,“而这一次,超出之前十多倍甚至几十倍的投资,现在看来,并未导致大规模的整体塌方和系统腐败问题出现,中央和群众的评价不错,国内外的反响良好”。
  随着董永安落马,所谓“反响良好”的制度反腐又该怎样评价呢?靠省纪委派干部这种办法遏制腐败,算什么制度防腐?湖南彬州刚刚执行了前任市纪委书记曾锦春死刑,碰上这样的纪委官员,岂不是不仅防不了腐,反倒要养出一堆通吃黑白道的霸王?


  现在,没有人不在叫制度防腐,但什么是制度?难以遏制的腐败,一直在提示权力约束不能靠内部人“牵袖子”,而要靠权力分划与制衡,尤其要靠民众和社会力量对所有公权力加以无所不至的监督。权力约束的国际经验,也如此昭示着方向。然而,这里仍然在不断搞着“省纪委派去干部当纪检组长”之类的所谓制度,一面前腐后继,一面自称“反响良好”。什么是制度,指的是哪些制度,你真的不懂,还是怕制度硬了权不够大,所以装不懂?
                             2011-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