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智障者作奴隶:我们的耻辱

(2010-12-15 19:22:31)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章

 

  再次看到奴役劳动,虽然媒体报道说的是“做工”。
  新疆托克逊县,佳尔思绿色建材化工厂有十余名工人被奴役:工人们逃跑就遭毒打、干活如牛如马、吃饭与狗同锅、没有工钱……
  “绿色”,一个很好的词,冠在这个奴隶工厂的头上。但我们的愤怒不是因为一个词被败坏,而是因为人道的沉沦。请准确地使用概念,这里没有“做工”,只有奴役;这里没有工人,只有奴隶!


  近代以来,人们对血腥的非人道劳动最强烈的控诉,不过是“工人是人身自由的,靠出卖劳动实现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而不能实现作为人的自我发展”。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这些做工的人,没有人身自由,所获只够“体力再生产”,完全沦为劳役的工具。
  这些奴隶多数智障,他们被四川省渠县乞丐收养所组织成“残疾人自强队”,通过“劳务协议”输送到新疆,除了一次性费用,还为乞丐收养所赚取每人每月300元工资,并规定每丢失一名赔偿1000元。奴隶出租协议,使用了“劳务协议”这个体面的名称,如同奴隶工厂挂上“绿色”的招牌。
  现代社会,肢体和智力残障的人,应当得到救助。如果救助缺乏,国家需要表示自己有心无力,这是文明与人道价值对国家责任作出的要求。另一方面,社会也将感叹弱者的痛苦,并发动对残障者尽可能的帮助。
  然而,我们再次看到残障者变身奴隶。此前,山西、河北、安徽曾有过“黑砖窑”奴役智障者,所谓的“严厉查处”,不足以使残障者沦为奴隶并被出卖的现象绝迹。益有进者,这次我们还看拥有并出租奴隶的主子被表彰文件称为“10多年来先后收留社会流浪者、聋哑残疾人、弱智乞丐150人”,并担任县工商联的执委。


  这是一个有着“废人”概念的社会,很多人娴熟地用“废物”去指称一个人的无能。无力自谋生计的人,当然就在“废人”之列。我看到过经验介绍,说某个企业雇佣残疾人,税费就得到了合法的减免,而且他们工资期待不高,收益远大于雇佣正常人。这是“变废为宝”的意思吧。
  现在“变废为宝”终于达到顶级水平。残障人是有用的,不再是“废人”了,他们被收和“自强队”,既为雇主做工,又有收养者赚钱,同时自己分文不取。而且街上再没有他们的身影,城市形象得益。于是残障人以其特殊的用途,带来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这样的奴役劳动,与其说使我感到愤怒,不如说使我感到耻辱。
  愤怒总是有所对象的,这里当然提供了很多愤怒的对象。那个工厂,那个收养站,那些长期以来未能发现奴隶工厂光天化日的秘密的政府部门,那些给陷残障人于奴隶境地的人进行表彰的机构……愤怒是完全有处可去的。
  然而,我想奴隶与奴役劳动,更应当是一个羞耻的记录。
  这个耻辱属于每个人。当人们说到国家,说到社会,说到政府,说到与中国有关的一切,那些智障者沦为奴隶的事实应该浮现,成为我们每个人无以摆脱的标记。
  这个耻辱属于每个人。不仅是因为每个人都会被奴役劳动加以外在的标记,更在于这样的耻辱使人无法面对自己的内心。利润、发展、表面的平安已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人伦、人性、不忍之心、怜恤之道都已失陷,以至于能够让人类最古老的悲悯和现代世界的基本价值都一锅端掉,齐根上拨除。


  耻辱,不仅是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奴隶与奴役劳动时有出现的环境之中,而且我们自己也未必不是那环境的一部分。从“闲人”、“废人”到“废物”,我们关于人的认识中,把人变得“有用”的想法,把他人变成自己的愿望的奴隶的想法,是何其根深蒂固。那些奴隶,不过是实现了“变废为宝”,只是其极端的手法引人震惊,但这种震惊可能就像重刑主义者震惊于凌迟的残酷。只要人仍然被视为工具和手段,而不是价值和目的,程序不同的奴隶化与奴隶化就到处可见。
                              2010-12-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