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砖砸中副县长
(2010-12-11 20:52:1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章 |
河南渑池县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又传来副县长自我表扬的新闻。一场事故,能够弄到如此起伏跌宕,是不容易的。
这个事故,本来只是无尽矿难中不算空前也不算绝后、死人不算过份多的一个,几乎没有被特别关注的条件。然而,瞒报人数、藏匿尸体,使它变成了一时的新闻焦点。这件事还没有被人议论完,又来了一个“副县长自我表扬”的新话头。
现在是一个不怕出事,就怕出事后没有人来顶替的时代。一个地方出了事,固然也尴尬和忙乱,偶尔还会有些心慌(毕竟,问责多少有了一些了),但更重要的是,如果有别的地方再出一件事,将人们的目光转移过去,那就万事大吉了。幸运的是,这里那里,出事总是必然的,所以“前浪死在沙滩上”完全可期。
河南渑池县的这起事故,一事连一事,新鲜接新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符合“旧事需要新事覆盖”的规律,但完全是自我加码,盖来盖去都是在自己身上,简直是自我炒作的架势嘛,完全不是悄悄淡出的搞法。
副县长魏保元向省事故调查组报告:“一是周密安排部署、二是狠抓隐患排查、三是严格查处生产矿井三超和三危险的行为、四是严格实行煤矿安全检测……”。有一位调查组成员反驳:“你要是自我表扬就别再说了,说你的问题,叫你都自我表扬咋会发生事故呢”。
我看了一下,魏保元说的那些话,在官场有广谱适应性,既可用于经验报告会,也可用于动员部署会,就算用于事故通报会,其实也并不特别。很多地方,事故的紧急处理都能够见到类似语言:“领导高度重视,现场指挥”,“要求迅速举一反三,全面落实安全责任”,接下来无非也是周密部署、排查隐患、严格查处、严格检测之类。
这就是说,魏保元无非是在搬用一套随口可用的格式。这种格式出现会议上、媒体中,绝不反常,而且仿佛一种“规范”,非如此说不可。请大家任意翻检各种事故的报道,看看魏保元说的有什么不同没有?
再看瞒报。矿难有瞒报和藏尸,这也不是新鲜事。只要是不好的事情,隐瞒点什么,藏匿点什么,原本也是通行做法。接着我们还可以等着看调查结论,应该也不会有什么新鲜,无非违规生产、安全措施没有落实。
有一个贪官说,现在反腐是“隔墙丢砖头,砸谁谁倒霉”。其实,出事也是如此。哪里都在违规,哪里都安全措施不落实,但并不是一旦这样,就要出事死人,出事算是“砸谁谁倒霉”,所以侥幸而上,这既保证了总有事情可出,也提供了出事只是倒霉的证据。隐瞒也一样,哪里都是隐瞒,隐瞒而没有瞒成,属于“砸谁谁倒霉”,这样,既可以使查找隐瞒行为很容易,同时也使隐瞒行为继续保持下去。
魏保元副县长调查事故时“自我表扬”,不幸而被一个调查组成员现场叫停,于是成为一个新闻事件。这属于“隔墙丢砖头”,砸中了副县长。更多的时候,这种自我表扬没有人去丢砖头,显得很像是那么回事,演戏的看戏的都知道这是鬼扯,并装作这不是鬼扯,但这个社会好像很需要这种装作不是鬼扯的鬼扯,以至于现在才有一块砖头丢出来。
义马矿业的总经理会说话一些了,检讨事故时,表示“给省委省政府脸上抹黑”,没忘了附带还说一下“对不起遇难的26位同胞兄弟”。省里的安监局长很愤怒,“河南出不起事了呀”,“非法生产行为害掉了矿工的性命不说,毁掉了咱们多少干部”。实打实地,抹黑了省委省政府,毁掉了干部,这才是紧要的问题。矿工没命了,官当不安神,所以不能拿矿工生命当儿戏。学安监局长一句话,“什么逻辑!”这种以官为本的考虑,有人丢砖头没,丢了,也定是“砸谁谁倒霉”。